仲秋的宁都,青山绵绵,碧水悠悠,蓝天与白云相接,村落与繁花相连,城市与绿色相融,构成了一幅幅生态宜居的和谐画卷。
与美丽风光相对应的是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今年上半年,宁都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9.3%,排名全省第九、全市排名第七;县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县出境断面、赣江源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100%;未发生土壤污染事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8.79%……
这是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更是一份写在全县人民心中的答卷。近年来,宁都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加快推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美丽宁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矿山修复,修出绿色发展道路
日前,笔者来到了位于宁都县石上镇石上村的康琳采石场旧址,如果不是当地村民的介绍,很难想象这里几年前是一个大型采石场。“矿山种上树后,山绿了,水清了,蓝天白云都格外好看,暑假好多年轻人来这边拍照写生。”望着康琳采石场成片的树木和遍地的绿草,村民李秋生感慨地说。
因长期的石矿开采,康琳采石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经过植树造林、修复青山、涵养水源等生态修复治理后,矿区土壤结构得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力提升。如今,成功“蝶变”的康琳采石场既是当地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也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
宁都地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历史上开采遗留的废弃矿山点多面广,有些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且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为破解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存量大、治理难度高的问题,近年来,宁都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科学治理途径,因地制宜,一矿一策,采取重点整治和全面修复的方式有序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让废弃矿山重新披上“绿装”。
“在修复过程中,持续性开展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及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专项行动,努力消减废弃矿山存量,同时有效控制持证矿山生态破坏增量,并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景则景、宜建则建’的原则,统筹实施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水域保护、地质灾害隐患消除等工程。”宁都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康佑乾说。
向荒山要效益,从“绿色”中寻发展机遇。将废弃矿山复垦复绿后,宁都县坚持系统思维,积极谋划“生态修复+”利用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富民产业,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青塘镇社岗村一个曾经山石裸露的机砖厂,经生态修复后,建成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乡村旅游。小布镇稀土矿区曾被一片乱石覆盖,通过削坡填土,栽上了一畦畦茶树,废弃稀土矿山变成茶园。江西省朝盛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经整治修复后复耕为良田,今年这里种上了水稻,在微风的吹拂下,金黄色的稻田泛起层层稻浪。
废弃矿山变绿海,青山归来成“金山”。一个个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经过“止血”“疗伤”后重新焕发生机,完成了从荒山到绿水青山甚至金山银山的美丽蜕变。
水系连通,串成生态幸福长廊
一湾碧水穿村而过,河道两边是整齐的护坡堤岸,河水之上偶有飞鸟掠过,碧波荡漾、山明水秀……日前,笔者走进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看到村民们漫步在新建的水美公园,吹着徐徐微风,听着潺潺流水,共话美好生活。
“以前杂草丛生、臭气熏天的荒地,现在变成了风景优美的公园,我们经常到这里健身、聊天。”村民李优优说。
小源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作为项目节点工程之一,小源节点以“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系治理理念,对小源溪和尹岗脑溪进行了系统整治,如今河里水清长流,护坡全面种草绿化,岸上还配套新建了乡村少见的“水美公园”,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明显提升。
2022年,宁都县被列为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按照“一江、两岸、三脉、多点”的总体布局,充分结合乡村建设发展实际及不同水系特色,采取水系连通、岸坡整治、清淤清障、水土保持、滨岸带治理、景观人文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等八大措施,先后投资4.79亿元,对黄陂河、青塘河、琴江河3条中小河流,以及小布河、小源溪、尹岗垴溪、社岗溪、河背溪5条支流进行系统治理,治理河道总长度125公里。
“我们着力修复河道基本功能、增强河道防洪抗洪能力、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目的就是改善生态环境、增进群众生态福祉。”宁都县水利局局长黄云耘介绍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项目的大力实施,为宁都县补齐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短板,促进了流域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堤固、岸清、水绿、村美的河流水系新格局已然成型。
水润万物,泽被苍生。目前,宁都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实现了黄陂河、青塘河、琴江河沿线9个乡镇39个村庄11.3万人受益,一幅安澜、显山、露水、彰文、宜居的乡村美景图正徐徐展开。(杨丹)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