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于2024年4月21日印发施行,现就《实施方案》作如下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一是中央有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202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将国家质量工作考核升格为中央质量督察考核,考核对象由省级政府调整为省级党委和政府,党中央对质量工作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是省委、省政府有要求。2023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2024年1月,史可副省长在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出台贯彻落实方案。三是我市发展有需要。当前,我市质量工作还存在产业质量支撑不强、质量基础设施偏弱、高质量品牌不多等问题和短板,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服务等供给体系质量,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
二、起草过程
《实施方案》在起草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市“十四五”规划及专项规划,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充分借鉴省内外城市文件资料,先后2次征求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等39个市有关单位以及各县(市、区)意见,经修改完善形成终稿,并于2024年4月17日经市政府第六届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主要内容
共3个部分。
(一)总体要求。主要阐明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是围绕纵深推进“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提供强有力的质量支撑。
主要目标包括2025年、2035年两个阶段发展目标。一是到2025年,全市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质量政策制度更加完善,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具体包含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8%、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5等22个定量指标。二是到2035年,质量强市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深入人心,质量竞争优势更加凸显,争创国家质量强国标杆城市。
(二)主要任务。共5个方面21项工作任务。
1.推动质量变革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共4项工作任务14条措施,包括全面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分行业开展对标达标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深入实施产业集群提能升级计划等。
2.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促进全市质量提档升级。共6项工作任务30条措施,包括实施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三年行动和食育普及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守护行动,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等。
3.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快打造质量品牌标杆。共3项工作任务14条措施,包括实施“链主”企业培育计划,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和发布,评选市长质量奖,争创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深入挖掘“赣南脐橙”“赣南茶油”“南康家具”品牌价值等。
4.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构建高效质量发展环境。共4项工作任务16条措施,包括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争创国家、省级标准创新贡献奖,推动以检验检测认证为重点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等。
5.推动质量社会共治,提升现代质量治理水平。共4项工作任务16条措施,包括曝光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健全质量安全风险监管机制和监督抽查联动机制,完善公众参与质量监督激励机制,推动行业质量诚信自律,优化质量保险服务等。
(三)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考核激励等3个方面强化组织保障,对质量工作的全过程领导、推进实施和评价机制提出要求。
四、主要特点
《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出到2025年的主要目标,注重定量,且比省级指标略多略高,增加了争创中国专利奖5个、省长质量奖1个以上、省优质建设工程奖10个等7个指标,明确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81.5分等15个指标。到2035年的主要目标,则提出了争创国家质量强国标杆城市等定性目标。
(二)注重与重大政策相结合。与国家、省相关重要文件对照衔接,全面落实了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与我市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专项规划衔接对应,与《赣州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2023—2026年)》等重大文件相互协同,做到目标一致、任务一致、行动一致。
(三)注重与赣州实际相结合。围绕我市“三大战略、八大行动”,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提出具体措施和要求。一是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方面,提出创建国家质量创新先导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