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管理公开>财经信息>金融

在线检阅: 搜索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 措辞微调透露下一阶段政策趋势

访问量:

    本报记者 刘琪

    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被视作货币政策“风向标”,货币政策措辞的变化,往往预示着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趋势。

    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利率、准备金、再贷款等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同2023年第四季度例会相比,本次例会在措辞上有所调整,并出现一些新提法。比如,去掉了“跨周期调节”的表述,明确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还提出“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等。

    降准、降息都有空间

    对于外部环境的研判,本次例会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但仍具粘性,发达经济体利率保持高位”,有别于去年第四季度例会的“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发达国家利率保持高位”。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球视角来看,2024年全球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就是美联储降息的力度和幅度。近期美国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偏强的经济引发市场对美国“再通胀”的担忧,这也动摇了市场对美国年中能否顺利兑现降息的预期。从降息预期来看,开年以来美联储在5月份和6月份不降息的预期均有所提升。截至4月3日,美联储5月份不降息的概率达到99.3%。如果美联储降息时点再度延后,那么全球偏高的名义利率对我国货币政策形成掣肘的时间预计进一步加长。

    本次例会还表示,“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在此背景下,“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推动经济良性循环”。

    相较于2023年第四季度例会的“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本次例会删去了“跨周期调节”,重点突出“逆周期调节”。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意味着接下来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持续用力,降准、降息都有空间。预计年中前后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有可能实施年内首次下调,全面降准也有望再度落地。这不仅有助于引导信贷、社融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也能为今年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提供有利的环境。

    “这表明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性提升,也意味着更大力度的货币政策或还在路上,降准、降息依然可期。”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丽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结构性工具还将继续发力

    本次例会还新增“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的提法。

    在王青看来,这体现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研究储备政策要增强前瞻性、丰富工具箱”的具体要求。预计在做好“五篇大文章”过程中,央行将根据需要适时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既是投放基础货币的一种方式,又能较为精准地引导资金流向。

    同时,本次例会还明确提出,“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大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

    张丽云认为,后续相关结构性工具还将继续发力,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平衡好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优化问题,更加体现“精准”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4月7日发布消息称,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

    本次例会延续“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表述的同时,还提出“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张丽云认为,面对当前经济回升的环境,以及后续超长期国债供给增加,央行首次提出“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或旨在打破债市利率下行的惯性,引导市场向理性回归;并预警市场提前做好应对和准备,防止市场反转及引发的理财赎回潮等潜在冲击。

    “2月份以来,在全面降准落地、政策宽松预期升温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月度均值接连降至2.41%和2.31%,其间一度创下逾20年最低,较大幅度向下偏离相应政策利率水平,其走势与年初经济回升势头出现分化。”王青预计,后期监管层或将通过遏制资金空转、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等方式,推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归围绕政策利率的常态化波动,同时也会更加重视长期收益率偏低背后的经济含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