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备案细则》的通知
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科创中心,有关单位:
现将《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备案细则》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赣州市科技局
2022年7月18日
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备案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2022年赣州市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工作方案》(赣市办字〔2022〕5号),加快推进各园区建立“六个一”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参照《江西省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方案》(赣府厅字〔2021〕 87 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聚焦我市1+5+N产业,由市内最具优势地位的科研机构或龙头企业牵头, 联合业内优势科技力量,通过合理分工,协同合作,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第三条 创新联合体的组建坚持自愿原则,实行进入退出动态机制,构建开放协同创新格局,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和科技创新合作联动,服务产业链和全市产业发展。
第二章 组建条件
第四条 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由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的,应是行业内龙头骨干企业,重视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由高校、科研院所等作为牵头单位的,其研发重点须紧密结合产业链技术需求,研究基础及水平在省内外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
2.具有创新组织能力。集聚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关创新资源,有足够的前沿技术识别能力和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够发现并抓住产业变革中的创新机会;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院士、专家团队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能够发起组织较高水平学术交流,为行业提供技术咨询、成果转移转化等服务。
3.具有集聚较高水平研发人才队伍能力。有在省内外该专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领衔科研工作,能够集聚富有创新激情的科技创新人才以及高效运行的管理服务团队。研发人员队伍应达到一定规模。
4.具有科技创新核心平台建设能力。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科研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善,研究方向瞄准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技术能力和水平有比较优势,能够承担市级以上重大科研任务。
第五条 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应与业界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标准制定、品牌建设等方面具备合作基础和合作意愿。共同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期间,成员单位能够各负其责。根据需要可增减成员单位。成员单位一般不少于10个。
2.高校、科研院所作为创新联合体成员的,应拥有创新能力强的研究团队,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研究方向和内容与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密切相关。
3.企业作为创新联合体成员的,应处于本产业链中,具备一定的研发和技术配套能力,能够及时提出制约产业链做大做强的技术瓶颈,与其他成员单位有效互补。
第三章 组建程序
第六条 确定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依据本地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择优明确牵头单位。牵头单位应设立工作专班(创新联合体秘书处),作为日常管理常设部门,牵头梳理本产业链发展痛点、堵点,制定研发计划,定期调度协同攻关技术研发进展情况等工作。
第七条 签署联合共建协议。本着公平自愿原则,成员单位共同签署《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组建协议》。联合共建协议必须由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共同签署、盖章后生效。创新联合体组建后,牵头单位与其他成员单位的原行政管理体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法人性质不变。
第八条 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推荐。牵头单位提交《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组建申请表》《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组建协议》及其他相关材料,由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对创新联合体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提出推荐意见。
第九条 市科技局对口科室审核。经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后,牵头单位将《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组建申请表》《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组建协议》及其他相关材料,报市科技局对口科室审核,审核通过后发文组建。
第四章 推进措施
第十条 市科技局负责统筹协调和推进市级创新联合体建设,研究解决推进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每个创新联合体由市科技局对口科室负责联络协调和业务指导,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指定1名干部作为联络员。
第十一条 每个创新联合体要选聘学术造诣高、熟悉本产业发展的市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人数约10名左右,定期对产业链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发展问题进行诊断,提出协同攻关方案,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第十二条 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建议,结合创新联合体各成员单位的研发优势,围绕本产业链需协同攻克的关键共性技术,科学合理布局攻关项目,做到既有统筹又有分工,尽最大可能避免重复研究,通过项目协同攻关促进创新联合体有机联系。
第十三条 各县(市、区)要安排适当经费支持本地创新联合体建设和工作推进。注重引导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鼓励创新联合体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或其他方式筹措建设经费。
附件:1.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分工安排
2.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组建指引
附件1
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分工安排
产业链 |
对口科室 |
责任领导 |
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 |
市科技局成果科 |
李银保 |
纺织服装产业 |
市科技局引智科 |
李伟东 |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 |
市科技局高新科 |
陈浩华 |
医药食品产业 |
市科技局农社科 |
李银保 |
新型建材产业 |
市科技局计划科 |
陈浩华 |
化工产业 |
市科技局高新科 |
陈浩华 |
现代种业 |
市科技局农社科 |
李银保 |
其他产业 |
参照省厅分工由对口科室负责 |
分管局领导 |
备注:每个产业可以根据需要细分为2-3个不同的子项。
附件2
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组建指引
目 录
6.理事推荐名单,秘书处人员名单 8
7.专家咨询委员会推荐名单 9
8.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组建协议 10
9.组建方案大纲 12
10.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组建申请表 13
11.联合体组建评价指标 17
12.年度工作任务(4个清单,8项工作) 18
文件1
创新联合体组建步骤
第一步:意向牵头单位提出牵头组建申请
由有意愿牵头的单位自行向市科技局提出申请,如果没有单位提出,则由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商市科技局对口科室确定牵头单位。
以收到牵头申请函为此步结束。
第二步:确定牵头单位
市科技局收到申请函后,由对口科室与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共同开展充分调研,提出拟牵头单位建议,并征求产业链责任部门意见。牵头单位确定后,由对口科室回函相关单位同意牵头组建。
以回函同意为此步结束。
第三步:确定组织架构
牵头单位确定专门办公室设立秘书处,专职人员2-3人到位,初步确定联合体研究方向,积极联系产业链上相关成员单位加入创新联合体,确定创始成员单位,协商确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此步需要完成:成员单位表(见文件5);联合体在产业链中的环节覆盖图、联合体产业链供应链图、成员单位供应链分布图(按企业需求方和技术供给方标明成员单位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环节)、成员单位区域分布图(按企业需求方和技术供给方);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推荐名单(见文件6);专家咨询委员会推荐名单(见文件7)。
以秘书处设立、创始成员单位基本确定、明确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为此步结束。
第四步:成员单位签署组建协议
成员单位召开筹备会,讨论确定组建协议、申请表相关内容,明确创新联合体研究方向、定位、项目管理办法、利益分配机制等,制定系列制度。
以成员单位共同签署组建协议为此步结束。
第五步:牵头单位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牵头单位按照组建协议,填写组建申请表,编写组建方案(大纲见附件5),将组建申请表、组建方案、组建协议提交到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
以相关申请材料提交到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为此步结束。
第六步: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推荐
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对创新联合体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审核,提出推荐意见,在组建申请表上盖章。
以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盖章为此步结束。
第七步:市科技局审核印发组建通知
市科技局对口科室审核县(市、区)科技部门提交的有关材料,在申请表上盖章,起草组建通知,经局领导审签后印发。
以印发组建通知为完成此步。
第八步:创新联合体启动
创新联合体举办成立大会,成立大会后召开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理事会主任、副主任及秘书处秘书长、副秘书长、协调员、联络员,正式开始运行。(市科技局分管领导为理事会第一副主任,市科技局对口科室科长为秘书处协调员,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为秘书处副秘书长、联络员)
以举办成立大会为完成此步。
1.产业链发展现状是什么样?(产业链图是怎么样的,产业链发展情况如何,薄弱环节在哪里,现阶段制约产业链发展的创新难点是什么?)
2.创新联合体与产业链的关系是什么样?(创新联合体拟从产业链哪个环节或哪些环节予以科技支撑?联合体支撑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如何建立?)
3.创新联合体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联合体有哪些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对应产业链供应链的哪些环节?创新联合体拟优先解决产业链创新的哪些问题?创新成果对产业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4.创新联合体如何构建对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技术提供方成员单位重点可以支撑联合体产业链哪些环节?成员单位的分工和作用,如何通过联合体建强核心平台,汇聚市内外同领域研究力量,构建对联合体企业具有支撑作用的技术体系)
5.创新联合体如何构建产业促进体系?(企业成员单位分别对应联合体供应链图中的哪个环节,成员单位在这个环节处于什么地位、科技水平如何?各成员单位在联合体中的分工和作用,如何通过成员单位的技术创新促进本产业的发展。)
文件3
征求意见函(模版)
*** 、***(产业链责任部门):
XXXX单位已来函申请牵头组建XXX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
我局对***产业链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了解,***单位作为我市**领域科研实力最强的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推荐理由),符合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的基本条件。经研究,拟以***为牵头单位,联合业内优势科研力量及市内相关科技型企业组建**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现征求贵单位意见,请于*月*日下班前,将书面意见建议反馈至我局。
联系人及电话:
附件:***单位请示
赣州市科技局
2022年*月*日
文件4
的函(模版)
***(单位):
贵单位关于***的函收悉。经征求***产业链责任部门***、***意见,同意由贵单位牵头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希望贵单位以***为核心平台,汇聚市内外***产业优势科技创新力量,尽快开始创新联合体筹建工作,并定期将筹建进展情况报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和市科技局对口科室。
专此函复
赣州市科技局
2022年*月*日
抄送:*** 、***(产业链责任部门)
成 员 单 位 表
联合体名称:XXX科技创新联合体
产业链环节:
序号 |
成员单位 |
所处产业链环节 |
|
技术支撑体系: |
|
1 |
(核心平台) |
|
2 |
高校、科研院所成员1 |
支撑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具体环节(按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顺序排序) |
|
…… |
|
N |
高校、科研院所成员N |
|
|
|
|
|
产业促进体系: |
|
1 |
企业成员1 |
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具体环节(按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顺序排序) |
|
|
|
N |
企业成员N |
|
文件6
理事推荐名单:
姓名 |
单位 |
职务/职称 |
在理事会职务 |
|
|
|
|
|
|
|
|
在理事会职务: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成员
秘 书 处:
姓名 |
单位 |
秘书处分工 |
|
|
|
|
|
|
文件7
姓名 |
单位 |
职务/职称 |
在专家委职务 |
|
|
|
|
|
|
|
|
在专家委职务:名誉主任、主任、委员
文件8
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
组建协议
创新联合体名称:
产业领域:
牵头单位: (盖章)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赣州市科学技术局制
为共同攻克赣州市****产业链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成立赣州市*****科技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经所有成员单位同意,签署联合组建协议,内容如下。
一、参与单位
1.牵头单位
2.其他成员单位
二、宗旨及定位
三、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
四、技术创新目标及任务分工(概述)
五、项目实施及经费匹配原则
六、各成员单位的责权利
七、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办法
八、科研失信及违约责任追究方式
九、所有成员单位签章
文件9
一、本联合体涉及产业链基本情况、本联合体涉及环节及此环节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二、本联合体涉及环节存在的问题
三、本联合体目标、定位
四、本联合体主要研究方向
五、各成员所属研究方向、基本情况、科研能力(平台、人才、承担项目情况)、在联合体中的分工和作用
六、联合体负责人、理事长、秘书长、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基本情况
七、联合体基本工作条件(秘书处人员及岗位、办公场所)和各类工作制度情况
八、联合体的管理方式、协同创新模式
附件:联合体在产业链中的环节覆盖图、联合体产业链供应链图、成员单位供应链分布图(按企业需求方和技术供给方标明成员单位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环节)、成员单位区域分布图(按企业需求方和技术供给方)
文件10
赣州市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
组建申请表
创新联合体名称:
产业领域:
牵头单位: (盖章)
核心平台: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赣州市科学技术局制
填表说明
一、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须加盖法人公章。
二、产业领域指联合体所涉及我市1+5+N产业链。
三、创新联合体内已建平台数量指所有成员单位在本产业领域已建成并正在运行的省级以上各类科研平台。
四、创新联合体组建申请表需附创新联合体组建协议、组建方案。
五、申请表一式三份,盖章后报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和市科技局对口科室审核。
创新联合体名称 |
|
|||||||||||||
联合体协议生效时间 |
年 月 日 |
|||||||||||||
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 |
|
|||||||||||||
创新联合体主要负责人 |
|
职务/职称 |
|
电话 |
|
|||||||||
成员总数(个) |
其中:高校数量 |
企业数量 |
研究机构数量 |
|||||||||||
|
|
|
|
|||||||||||
创新联合体内已建相关省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平台数量 |
|
创新联合体内已建相关市级各类科研平台数量 |
|
|||||||||||
联系人 |
|
电话 |
|
|||||||||||
产业链图: |
||||||||||||||
联合体研究方向: |
||||||||||||||
联合体产业链图: |
||||||||||||||
一、牵头单位及其科技创新核心平台基本情况(限1000字) |
||||||||||||||
|
||||||||||||||
二、创新联合体技术创新目标(限1000字) |
||||||||||||||
|
||||||||||||||
三、创新联合体成员情况 |
||||||||||||||
成员单位 名称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所属研究 方向 |
所处产业链环节及分工 |
前一年营业收入(万元) |
||||||||||
|
|
|
|
|
||||||||||
|
|
|
|
|
||||||||||
四、创新联合体科研团队主要研究人员情况 |
||||||||||||||
成员单位名称 |
牵头人姓名 |
职务/职称 |
团队研究人员数 |
|||||||||||
|
|
|
|
|||||||||||
|
|
|
|
|||||||||||
五、创新联合体已建市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数量(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 |
||||||||||||||
成员单位 |
拥有平台名称 |
平台批准部门 |
学科/产业领域 |
省级/市级 |
建设 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
市科技局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文件11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秘书处情况 |
1.人员就位及岗位设置情况(4分) 2.办公场所情况,能否满足办公需求(6分) |
10 |
成员单位情况 |
1. 成员单位构成是否合理,是否有明确的产业升级目标群体(5分) 2. 成员单位研发内容的关联性(上下游关联)(5分) 3. 成员单位中具有市级以上平台比例(>=60% 10分,30-60%间5分,<30%1分) 4. 联合体中具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情况(5分);具有市级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情况(3分) 5. 联合体中承担过市级以上项目单位比例(>=60% 10分,30-60%间5分,<30%1分) |
35 |
理事单位情况 |
理事长是否具有号召力,是否有能力协调调动各成员单位 |
10 |
专家委员会 情况 |
专家委员会组成是否合理,成员在本学术界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力 |
10 |
建立四图情况 |
1. 联合体在产业链中的环节覆盖图是否精准合理(3分) 2. 联合体供应链图是否精准合理(4分) 3. 成员单位区域分布图是否精准合理(4分) 4. 成员单位供应链分布图是否精准合理(4分) |
15 |
管理制度 |
1. 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是否建立健全(5分) 2. 科技研发管理办法是否建立健全(5分) 3. 理事会运行制度是否健全(5 分) 4. 其它配套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5分) |
20 |
合 计 |
100 |
文件12
序号 |
项目 |
分值 |
1 |
梳理四清单(成员单位对标企业清单、市内外优势研发团队清单、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技术清单、我市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清单) |
4*10分 |
2 |
至少召开一次理事会,确定年度重点工作 |
10 |
3 |
至少召开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议年度科研任务 |
10 |
4 |
至少召开一次全体成员大会 |
10 |
5 |
凝炼一份重点研发指南 |
10 |
6 |
开展一批重点研发技术攻关 |
5 |
7 |
提交一份重要进展信息报送 |
5 |
8 |
提交一份年度工作总结 |
5 |
9 |
提交一份成员单位创新成果案例 |
5 |
合 计 |
100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