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农业农村局>决策公开>政策文件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市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访问量:

中国足球彩票办公室关于印发

赣州市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3—2025年)的通知

赣市府办字〔2022〕11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赣州市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11月16日

(此件主动公开)


赣州市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3—2025年)

为适应消费升级新需求,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农业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赣府字〔2022〕45号)精神,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产业布局和发展目标

依托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以打造客家预制菜产业集聚区为主线,发挥绿色、有机、富硒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坚持政府搭台、市场主导,加快链条延伸、工艺攻关、品牌培育、市场开拓,传承弘扬客家餐饮文化,抢占预制菜产业新赛道,推动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形成“一区一圈”,即宁都县为核心区,瑞金、兴国、于都、石城等县(市)为核心圈,辐射全市其它县(市、区)的预制菜发展空间布局,全力打造南方预制菜产业名城、世界客家菜预制加工基地。

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预制菜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业链企业数量达100家以上;预制菜加工规模以上企业50家以上,年营收超亿元企业10家以上、超5亿企业2家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

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预制菜产业体系基本完善,产业链企业数量达200家;预制菜加工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以上,预制菜加工年营收超亿元企业30家以上、超10亿企业3家以上,上市企业1家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1.壮大龙头企业。引导现有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畜禽屠宰和餐饮等企业发挥原料、技术、人才、设备、渠道等优势,积极延伸发展预制菜加工新业态,培育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分档建立预制菜企业培育库,加强预制菜小微企业培育扶持,构建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发展格局。支持市供销集团、宁都晟阳、瑞金聚道、瑞金德保、兴国美园、兴国百丈泉、石城大由大等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动态赛马机制,组织开展预制菜龙头企业评选,推动企业提升品质、品牌。〔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联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强化招商引资。围绕预制菜综合加工、电商平台、市场营销等关键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到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四川等预制菜产业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核心区及核心圈的县(市)每年至少引进1个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预制菜项目。〔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联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组建产业联盟。引导全市预制菜经营主体、科研院所等,共同组建赣南预制菜产业联盟。强化行业自律,推进统一标准、制定章程、完善管理;分析交流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引导预制菜企业协同创新、抱团合作;降低联盟企业建设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市场渠道,促进预制菜行业良性持续发展。力争2023年底前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责任单位:市供销联社、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延伸完善产业链条

1.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坚持安全、绿色、优质目标导向,加快建设一批粮食、果蔬、畜禽、水产等种养标准化基地,引导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扩大预制菜优质食材供应,鼓励预制菜企业自建或合作建设食材原料基地。将宁都黄鸡、兴国灰鹅、大余鸭、兴国芦笋、宁都辣椒、信丰萝卜、会昌米粉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赣鄱正品、名特优新农产品导入预制菜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餐饮企业建设原辅料配送中心。力争到2025年,全市培育形成亿元以上预制菜原料基地、直供基地1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供销联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开发客家特色菜品。立足赣南客家地域特色和传统,广泛开展市场调研,以市场欢迎度为核心,兼顾物流运输便利性,研发盆菜、卤制、调理、米面等客家系列产品,形成预制菜菜品集聚效应。即热型预制菜重点发展客家肉丸、宁都三杯鸡、南康荷包胙、瑞金牛肉汤、客家鱼饼、卤鹅、生焖鸭、赣南狮子头等为主的客家特色菜品,即烹型预制菜重点发展宁都辣椒、信丰萝卜、兴国芦笋、全南韭菜、于都丝瓜等绿色有机富硒、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的赣南生态菜品,即食型预制菜重点发展禽肉即食制品、上犹阳明鱼、石城莲饼等为主的赣南风味菜品,复合型预制菜重点发展腊味自热拼饭、三杯鸡自热拼饭、梅菜扣肉自热拼饭、会昌卜干拼饭、会昌即食米粉、安远三鲜即食粉和“众星捧月”客家预制菜套餐等。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预制菜品类达50个以上;到2025年底,全市预制菜品类达200个以上,基本形成客家特色菜系列。〔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供销联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加强全产业链监管。将预制菜原料生产主体纳入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依托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推行“区块链溯源+合格证”合二为一开证模式,推动形成基地出具合格证上市,市场进货查验管理机制。完善预制菜追溯体系,强化检验检测,依托赣州市综合检验检测院建设预制菜检验检测实验室,推进预制菜追溯信息贯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逐步建立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力争到2023年底,预制菜原料生产主体全部纳入智慧监管平台;到2025年底,预制菜基本实现全过程监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供销联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1.构建研发平台。开展预制菜产业平台建设,依托赣南科学院、赣州市富硒农业与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中心、赣州市综合检验检测院、赣州烹饪餐饮等相关行业协会等,积极引进江南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佛山科技学院等院校和国内预制菜头部企业在赣州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功能性、便利性、保健性预制菜品研发和保鲜、锁鲜、固色、耐氧化、灭菌、封装、贮运等技术工艺研究,建立原料和菜谱数据库,提升预制菜企业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赣南科学院、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联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完善标准体系。积极研究对接国内先行地区预制菜标准体系,依托赣南预制菜产业联盟制定“赣南客家预制菜”团体标准,引导企业主导或参与预制菜标准的制定,逐步建立预制菜原料、加工、产品、冷链运输、包装、食品安全、营养等标准体系,提升全市预制菜标准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底出台一批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赣州市预制菜标准体系基本健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供销联社、赣南科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提升智能水平。推广适合客家预制菜清洗、切裁、剥壳、搅拌、烹炸、速冻、封装等自动化生产线基础模板,提高预制菜企业生产效率和品控能力。整合预制菜种养、加工、销售、运输、存储等各环节的数字资源,探索构建集预制菜生产加工、安全监管、产业服务为一体的大数据中心。支持预制菜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预制菜企业自动化水平达60%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供销联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扩容冷链仓配。布局建设一批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项目,推进瑞金、信丰等县(市、区)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试点项目建设。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赣州配送分中心等作用,推动仓储企业与预制菜生产企业深度对接合作,鼓励支持建设销区前置仓,建立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闭环供应模式,不断完善建设预制菜冷链体系,提升冷链保鲜质量,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引导连锁餐饮龙头企业融合建设一批中央厨房,发展本地预制菜餐饮配送。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建成农产品产地保鲜冷链设施200个以上,到2025年底建成农产品产地保鲜冷链设施50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供销联社、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加强品牌营销推广

1.培育区域品牌。培育赣南客家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实施预制菜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同创行动。发挥我市生态条件好、绿色有机农产品多、硒资源丰富的优势,聚力唱响绿色有机和富硒预制菜品牌。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赣南客家预制菜新菜品鉴、名菜评定、美食体验等活动,对评定出的赣南预制菜“十大名菜”给予奖励,着力打造预制菜本土品牌,不断壮大预制菜“赣南品牌方阵”。〔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供销联社、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打造产业文化。深挖预制菜产业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和餐饮文化,讲好客家名人、名厨、名菜故事,传承和保护传统技艺,丰富文化特质和内涵。培育发展一批客家预制菜文化连锁企业,打造名片、名品,唱响赣南客家预制菜文化品牌。开发预制菜文创产品和预制菜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线路,布局一批预制菜体验点,打造“现代农业+美食文化+休闲旅游”全产业链。〔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供销联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加强产销对接。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为主要目标市场,推动预制菜企业与真功夫、吉野家等连锁餐饮企业,以及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型连锁商超深化产销对接合作。引进阿里、京东、美团、盒马等生鲜电商平台到赣州或主销市场建设仓储配送中心,建设预制菜线上营销渠道,提升终端消费便利度。预制菜企业应按市场就近原则,根据不同产品类型开展市场推广,即热型预制菜主要面向企业、医院、酒店、学校等推广,即烹型预制菜主要面向火锅城、美食街等推广,即食型预制菜主要面向高铁、航空机场等推广,复合型预制菜主要面向家庭、社区、服务区、餐馆等推广。〔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联社、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聚力宣传推广。依托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用好微信、抖音、快手等各类移动新媒体,广泛推介赣南客家预制菜的风味和技艺,推动名品进商超、酒店、景区、机场、高铁站。结合经贸、文化、旅游等活动,联合各地赣商联合会开展“赣南客家预制菜进广深入江浙”系列推广活动。鼓励赣南客家预制菜企业、行业协会参加美食品牌节会、展销、烹饪表演、比赛等交流活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工信局、市供销联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支持政策

(一)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将预制菜产业纳入推动工业倍增升级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范围,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市财政优先支持规模以上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投资300万元以上新建的预制菜加工项目,采取竞争性评选的方式,每年择优选取不超过20个项目一次性奖补50万元(与推动工业倍增升级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技改升级政策不重复享受)。对注册在我市、年生产销售赣州预制菜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5亿元、2亿元的预制菜加工龙头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奖补资金由受益财政安排,可叠加省级奖励政策。对引进或重点培育的预制菜项目实际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亿元的,按实际投资额的1%比例给予奖励,最高500万元,奖补资金由县级财政统筹安排。以上奖补与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支持政策不重复享受。〔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支持产业标准制定。对主持制定赣南预制菜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企业或组织,由受益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支持产业平台集聚。优先保障预制菜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电商物流等建设用地需求。预制菜加工用地的出让起始价,在不低于项目实际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的前提下,可在不低于对应等别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70%的基础上综合确定,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支持开拓市场渠道。市财政统筹安排预制菜宣传和品牌推广专项经费,制作赣南客家预制菜宣传片,在主销市场开展宣传推介,组织企业参加各类预制菜展会和论坛活动。支持预制菜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对新获名牌称号的企业,按相关政策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支持多元投融服务。扩大对预制菜产业的信贷投放,将预制菜加工企业“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申请额度提高至企业固定资产额的50%、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县级财政给予30%贴息;支持预制菜企业申请“重大工业项目投资引导资金”、“财园信贷通”、“工信通”等政策性贷款。建立我市预制菜企业与相关投资机构(基金)的常态化对接渠道。支持预制菜产业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争取上市融资奖励。鼓励公有制企业建设预制菜加工标准厂房,以参股、合作等方式参与预制菜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同时享受市、县现有招商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实施细则由市农业农村局商市财政局等部门另行制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列入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行动考核,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各县(市、区)特别是重点县(市、区)要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本地特色和优势,细化行动计划,出台扶持政策,重点抓好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和平台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人才支撑。依托客家菜餐饮企业、赣州烹饪餐饮协会等力量,大力开展预制菜产业技能人才培训。鼓励市属大中专院校开设预制菜相关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建立预制菜人才实训基地或产学研基地,培育一批预制菜电商、营销、品牌等产业人才。大力培育赣南客家菜名厨等预制菜领军团队,做好预制菜产业典型人物选树工作。

(三)优化发展环境。规范预制菜行业监督检查制度,及时兑现落实预制菜有关政策。建立企业联系挂点制度,各县(市、区)要安排四套班子领导对口联系对接预制菜重点企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和困难。加大预制菜品牌宣传和科普力度,加强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正面引导,营造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赣州市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指导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