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墙,斜面顶,走进位于赣州经开区的客家小学,一股浓郁的客家风格扑面而来。“学校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区属公办学校,特别是学校就在家门口,方便了孩子也方便了家长。”客家小学的家长刘女士说。赣州经开区客家小学总用地面积3.6万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等主体建筑,以及运动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可为周边居民提供1500个小学学位,学校今年9月正式开学后,极大地缓解了附近居民子女就近入学难。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委教育工委扛起主题教育政治责任,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深挖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用心用情办好教育民生实事,以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如何解决就近入学难?怎样做好家校共育?如何进一步练好内功,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如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标教育领域群众急难愁盼,市委教育工委确定党建引领教育发展、产教融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双减”工作、校园安全等16个专题,组织委局16位领导干部分期分批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47次。与此同时,委局领导班子聚焦学校党的建设、校园食品安全、教育资源配置、产教融合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5个方面,形成第一批检视问题5个;聚焦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检视出的问题和调研发现的问题,形成第二批检视问题3个。共制定整改措施29项,以切实有效举措回应民众呼声,用心用情办好教育民生实事。
随着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学位不足,就近入学难,曾一度困扰学生家长。为进一步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市委教育工委积极回应群众期盼,把解决城区公办学校“大班额”“学位不足”等问题作为主题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入学需求。
将城乡学校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提高民生品质行动,通过优化学校网点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校园建设,扩大学位供给,一项项有力举措快速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心城区学位紧缺及教室不足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今年9月,赣州经开区4所中小学,3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中小学学位5010个、幼儿园园位990个;章贡区5所新(改、扩)建公办学校、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新增了小学学位1620个、幼儿园学位900个。据统计,2023年秋季,全市新投入使用学校93所,新增学位54560个、园位13950个,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不仅如此,2023年,全市开展提高民生品质行动教育项目共153个;3508所学校食堂完成“明厨亮灶”改造,完成率99.29%;2.5万余名在职党员开展家访3.2万余次,联系学生家庭5万余户;实施市直中学教室护眼灯改造项目,现已完成前期招标采购;提升实施“双减”后的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质量,全市94.26%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其中97.8%学生至少参加一项兴趣类或社团拓展类活动……一件件教育民生实事落实落地,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可感可触。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致力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委教育工委积极组织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教学大比武”“万师访万家”等活动,鼓励广大教师把时间和精力倾注到教学上,不断学习、突破自我,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1月30日,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党员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现场比赛活动。比赛中,参赛教师们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政知识融入生活之中,引导学生们从生活中发现思政的魅力。最终,16名教师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这次比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思政课教研活动,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拓展思政课教学的广度深度,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参赛教师刘婷婷说。
以赛促学提素养,以赛促干强本领。目前,全市教育系统9400余名党员教师带头参加“课堂教学大比武”,既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又提供了相互切磋交流学习的机会,有力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题教育中,市委教育工委还自我加压,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引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新增4所职业院校与“大湾区”7所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华为与市人民政府、赣南科技学院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推动成立赣州稀有金属市域产教联合体,为28个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全省唯一。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成效。”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胡敦祥如是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