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农业农村局>回应关切>主动回应

在线检阅: 搜索

积极防范应对 赣州市制定发布当前农业生产防范强降水技术要点

访问量:

据气象预测,10日白天到12日我市将有一次强降水过程,局部有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西部、中部以南100-150毫米,局部200毫米以上,其余地区70-110毫米,局部150毫米以上。此次降水对流性特征明显,部分地区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雨天气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可达50-70毫米。

为积极防范应对此次强降水过程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赣州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做好近期强降水过程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制定发布当前农业生产防范强降水技术要点。

通知指出,各地要切实做好农业生产防范应对工作,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要积极防御应对。市防指已于5月10日上午10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此次过程短时雨强和累计雨量均较大,极易诱发区域性洪涝灾害,对水稻、蔬菜、脐橙、畜禽、水产等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各地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农业防灾减灾职责,强化工作部署,科学制定预案,层层落实责任,积极应对防范,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二要强化技术服务。分产业、分作物、视长势制定防灾减灾技术要点,通过微信、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加强技术指导培训。要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种养基地,指导做好田间沟渠清理、设施大棚和养殖栏舍加固等工作。要提醒户外作业农民群众,及时避雷电避强风,保护人身安全。要提前备足备齐农业生产救灾物资,灾后要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尽力减轻灾害损失,确保粮食、蔬菜、肉类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

三要加强灾情调度。密切关注强降水天气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旦出现灾情立即上报。加强灾情调度,落实专人报送,认真做好灾情核查、汇总,通过农情系统及时上报等工作,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一起来看看当前农业生产防范强降水技术要点

一、水稻

(一)及时清沟排水。被淹田块要及时开沟、挖田缺排除洪水、淤泥,使处于分蘖期的早稻田块保持浅水促分蘖,保证水稻正常生长。

(二)及时洗苗扶苗。暴雨过后,稻田水质浑浊,叶片上附着大量泥沙、污泥,如遇高温天气,易使叶片组织坏死,水稻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受阻,从而影响产量。应在排水或退水、稻苗刚露尖时,用竹竿来回振荡,洗去茎叶上的污泥,或最好用动力喷雾器向茎叶喷清水洗苗。对倒伏植株,退水后应逐株小心扶正,避免断根伤叶。

(三)适时根外追肥。洪涝灾害容易引起土壤养分严重流失,导致营养不足,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可在受灾后叶面喷施1%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增加水稻营养,增加植株抗逆性,促进分蘖多发和穗大多粒,减少灾害损失。

(四)分类做好中稻生产。对已播田块,要及时清沟降渍。对未播的,建议适当缓播,播种时注意避开强降雨过程,暴雨过后及时排水。

二、蔬菜

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排查隐患,提前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加强基地巡查排查,加固大棚、水渠、供电等设施,关闭危险区域电力设施;及时疏通排水沟渠,低洼的田块要挖深垄沟,确保排水便利,田间不积水;紧固大棚压膜绳和主体钢架,密闭棚膜封口,提升抗风防雨能力;适当摘心、抹芽、整枝整蔓控制植株长势,及时抢收成熟可上市的蔬菜。天气转晴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引蔓、绑蔓,清除病果、病叶、病株,及时清除损毁植株和残枝败叶;及时修复毁损设施,通风降低湿度;根据植株长势,合理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蔬菜快速恢复生长;适当补充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科学安全喷洒药剂预防病虫害,重点防范生理学病害向病理性病害转变。

三、脐橙

(一)清沟排水。每年“小满”至“芒种”节气,是赣南规律性的主汛期,入夏后未雨绸缪,加强果园巡视,尤其是低洼果园,清理果园沟渠,保持排水畅通,防止涝害。

(二)救治措施1.及时排水。挖沟排水,尽快将园内积水排出,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2.果园清洁。树体淹水的果园,退水后立即用清水冲洗掉树体上的淤泥、污渍;清除挂在树上的垃圾,清理断枝、落叶、落果等,集中填埋或烧毁。3.果园消毒。对果园进行一次全面杀菌消毒,对树体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以及地面无死角喷布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氢氧化铜、甲基托布津等。4.扶正和整理树体。把倒伏的果树扶正、加固、培土,注意扶正时避免拉断根系;剪掉折裂枝干,摘除伤重果,大伤口涂刷保护剂。根系受损较重的,必要时摘除部分或全部果实,剪掉部分或大部分枝叶,暴露的枝干刷白色涂料防日灼。5.果园松土。及时进行果园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性、加快降低土壤湿度。但要注意,处于果实膨大期的果园松土不宜太深,以免伤根太多,影响果实膨大。6.果园施肥。结合树体喷药,加入0.2%-0.3%叶面肥;土壤干燥后,施用2-3次稀薄复合肥。

四、畜禽

(一)提前加固圈舍、排除积水。要密切关注天气信息,提前对畜禽圈舍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养殖场应认真清理或加深养殖场的排水沟渠,保证排水顺畅。同时应该进行养殖建筑设施的检查工作,及时修补加固漏水、不牢部位;及时储备排水泵等设施,及时抽排场内积水,防止圈舍漏雨内涝或坍塌等事件,引起更大损失。做好电路和设备检修,避免漏电触电。

(二)加强环境控制。在多雨天气里,病菌、病毒在潮湿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繁衍,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要迅速开展对过水地带畜禽生产场所及周边环境、生产工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积水排净后,要加强消毒工作。对可能被污染的场地道路、车辆、用具、物品等应选择合适消毒药物,进行彻底喷洒消毒,喷洒不漏死角,在灾后一星期内要一天一次定时消毒,同时要做好畜禽场的隔离工作,严禁灾后到外地调入畜禽,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饲养场。

(三)加强畜禽饲养管理。要强化灾后饲养管理措施,畜禽栏舍要保持通风控温、干燥、清洁卫生和安静的环境;要根据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适当增喂一些多维、电解质及免疫增强剂等;饮水中可加入一些复合维生素,以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和抵抗力;牛羊等放牧畜禽,放牧时避免饮用被污染水;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特别是对一些栏舍倒塌严重的饲养场(小区、户),正常且能达到上市标准的畜禽要及时出栏或屠宰,避免因养殖场地减少发生高密度饲养,影响畜禽正常生长。

(四)确保畜禽饲料用水安全。由于雨天空气湿度大,饲料容易霉变,因此要重视饲料保管工作,应做好新旧料标识,保证饲料先进先用。饲料堆放应与地面和墙体保持10厘米左右的间距,防止地面或墙体渗水导致饲料变质。同时要少喂勤喂,尽量做到当次投喂的饲料当次吃完,以免饲料留在食槽中被烂泥、雨水污染,剩料也要及时清除,以保证清洁卫生。加强水源消毒,保证饮用水清洁卫生,严防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疾病,防止“病从口入”。

(五)加强灾后动物疫病防控。一是规范处理死亡畜禽。对砸死、淹死等死亡及死因不明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二是及时做好免疫预防。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免疫和治疗,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等疫病高风险地区,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开展免疫,防止疫病发生。三是防止人畜共患病。饲养人员注意穿工作服上岗,养成勤洗手习惯,特别发现伤口要及时处理医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畜禽,防止感染疫病。

五、水产

(一)及时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池塘和水库要注意天气和水位变化,必要时采取加高堤坝、设置围网等措施,防止因洪水漫堤造成损失;网箱养殖要注意预防洪水冲击造成网箱被冲走、冲垮,可采取加固固定绳索和网箱框架等措施,及时清理浮游物。开展抢险救灾时,特别要注意人身安全,生产人员要配备救生设施,生产过程中不可进行危险操作,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撤离。涨水时要及时将网箱拉到水质好、避风浪、远离泄洪道的地方;退水时要及时将网箱移离岸边,防止搁浅;尽可能在泄洪道采取防护措施,如设置拦网等。

(二)抓紧修复养殖设施。对于损失轻微的水产养殖区,要对养殖设施、塘口堤坝、稻田养殖田埂等进行全面加固修复,对围网养殖进行扶桩补桩,清除水草等杂物;对“没顶”的围网和被淹没的池塘及稻田养殖区,水位一旦回落,要抓紧抢修养殖设施,为补放苗种做准备。对生产设施毁坏严重的养殖水体,首先判断养殖水体剩余水产品的数量,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剩余养殖水产品的逃逸(如用2~3层拦网拦住养殖设施被毁坏的地方),洪水彻底退去后再进一步修复。对无法修复的要进行捕捞,达到上市规格的水产品及时上市销售,不够上市规格的转移到安全塘口或网箱中暂养,等水位回落后放养,减少受灾损失。对于池塘精养区,要及时整修进排水系统。与外河水位差较高的池塘,应回水减少水位差,防止倒埂逃鱼;其次要及时检查修补进排水口,防止渗漏,以防鱼类再次逃逸。对于小龙虾养殖池塘,水淹后外塘的野杂鱼会进入池塘,应迅速灭杀;灭杀野杂鱼的方法是每亩用15~20千克茶粕+1千克盐浸泡12小时,再用25千克/亩生石灰化开,倒入泡好的茶粕,混合后全池泼洒。

(三)做好塘内水生动物养殖。适时补放水产苗种,认真做好受灾渔业水域尤其是塘堰和围网区域内剩余水产动物情况的调查,科学评估灾后养殖水域内现存水产动物的数量,以便做好消毒免疫、苗种补放和后期的饲养管理工作。

(四)防止疫病发生。大灾之后易发大疫,洪涝期间,所有的水域、陆地都连成一片,水产动物的各种病原体到处滋生蔓延,极易引起疫病的流行和暴发,所以要加强养殖水域的病原检测,以防各类动物性疾病相互传播。特别是洪水过后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急剧增多,很容易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的体质减弱,引发其他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性感染。同时上游水由于温度、pH值等理化因子与下游水有一些差异,也会导致鱼体不适,造成死亡。要做好死鱼无害化处理,坚持巡塘及时发现病害,准确诊断科学用药。

(五)消毒水体。要灵活掌控水色和透明度,化学、生物、物理方法调节和改善水质,及时换水、加水,适当延长增氧机运转时间。

(六)加强投饵。降雨时由于水温降低,鱼类吃食减少,应适当降低饲料投喂量,防止饲料浪费及预防水质恶化。水灾后,水质变瘦,天然饵料生物量减少,难以保证水产动物正常生长的营养需要,因此,应选择配合饲料、加大饲料投喂量,并坚持“四定、四看、一检查”投饵法,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看天气、看水色、看水产动物吃食、看水产动物活动,检查水下有无残渣剩饵,同时拌饲料投喂维生素C(每千克饲料用300~500毫克),每天一次,连喂5~7天;养殖草鱼、鲤鱼、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的,每周应投喂青饲料1天,以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预防病害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