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执行和结果>建议提案办理

在线检阅: 搜索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020号提案答复的函

访问量:

赣市人社提字〔20239

尊敬的黄宣高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技术型人才培训与回流,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建议》(第0020号)收悉,就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积极搭建求职招聘对接平台。依托赣州市智能化招聘平台积极为我市“1+5+N”产业等企业招才招工和劳动者求职就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大援企稳岗力度。2022年以来,全市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招聘活动1000余场,落实就业去向23.45万人次。内外结合为企业招工:在市内,邀请市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进直播间带岗,在线介绍本地发展环境和就业创业相关政策。邀请富士康、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95家重点企业开展就在赣州大型直播带岗活动,共吸引879.22万人次在线观看,收到求职简历7516份。在市外,组织我市重点企事业单位90家次在平顶山、贵阳、南昌、西安等地高校举办“‘在赣州,等你来专场招聘活动7场,共收集简历1609份。与贵州、云南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打通劳务协作新渠道,拓展招工引才回流宽度。线上线下结合为求职者服务:线上,建设全市统一的赣州智能化招聘平台,截至目前,智能化招聘平台已注册用人单位4591家,单位发布招聘岗位9万个,求职者发布个人简历4.83万份。线下,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建设零工市场23个,服务灵活就业求职者灵活用工企业。

(二)推动本地院校资源助推企业发展。2022届市属(驻市)高校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82.89%,来市留市就业高校毕业生2.18万人,为历年最好水平。截至622日,全市2023届市属(驻市)高校院校毕业生已签约2.85万人,整体去向落实率为73.83%,留赣州就业率为43.77%一是创新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站。在南昌、赣州等地20所院校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派驻就业专员面对面为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介、求职技巧指导等服务。二是拓宽线上线下求职渠道。在市属(驻市)高校院校举办赣州市2022届、2023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2022年以来,在市属(驻市)及市外院校举办赣州专场校园招聘50场,组织赣州市内入校企业招聘超4522家次,提供岗位20.95万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2435人,积极引导毕业生留赣干三是组织开展校企交流促就业活动。20221019-21日和1025-27日分两个批次组织了我市10所市属(驻市)高校院校分管就业工作的领导、就业工作负责同志及就业专员前往我市12个县(市、区)开展了校企交流促就业活动,参观优质企业36家,组织、人社、卫健、教育部门以及企业家代表与各高校院校就人才供需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职业培训与企业用工(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企业和培训机构围绕围绕产业发展和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开展家具制作、电子装配、装配钳工、服装加工、机械、维修、家政、养老、餐饮、电工、焊工、铣工等培训项目。2022年以来,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4.41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资金3078.28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密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着力抓好供需匹配,全年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500场,主动服务企业招工用工。线上方面,充分发挥赣州市智能化招聘平台等平台的媒介作用,持续推进直播带岗活动,主动服务全市企业招工用工,帮助广大劳动者求职就业。线下方面,以重点群体为主线,举办分行业、分领域、高频次、小规模的专场招聘活动,着力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优质就业创业服务,充分发挥省农民工地图数据支撑作用,开展一对一岗位精准匹配推送,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二)深入校企合作促就业行动。持续深化校企政交流促就业服务。加强地方与高校联系,展示各地产业和经济发展成就,吸引更多人才留市就业创业,推进高校完善专业设置,科学进行就业指导,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行企业下单、机构接单、劳动者点单、政府接单四单制培训模式。重点聚焦我市“1+5+N”产业(链)发展,遵循注重普惠、重点倾斜原则,突出产业与培训的无缝对接,围绕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劳务品牌建设规划,鼓励开展新职业工种、新业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实现培训工种多样化、特色化。

   赣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7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