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行和结果>建议提案办理

在线检阅: 搜索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237号提案答复的函

访问量: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

0237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政协民建界别:

您提出的《关于以知识产权保护“核动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把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知识产权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造运用不断强化、多元化保护基本成型。

一、赣州市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工作举措

(一)坚持知识产权创新创造稳中求进、质量优先

深化实施发明专利质量提升行动,2023年,全市专利授权13110件,发明专利授权147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4件。虽然我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与南昌市还有差距,但较2022年,已实现同比增长30.18%。为使我市创新创造进一步提质增量,已实施如下系列措施:

1.全面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讲师团,先后赴20个县(市、区)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万里行活动,其中一对一服务78家企业,累计为1022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新创造、转化运用、专利快速预审业务及知识产权政策集中宣讲。

2.持续推进我市科创企业专利预审备案工作。赣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023410-2023年年底共接收863件专利预审服务申请,已完成834件,专利预审质量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点名表扬。印发《关于开展专利快速预审服务申请主体备案及专利代理机构注册工作的通知》,开展了第二批次的服务主体备案工作,持续引导科创型企业应备尽备。截至目前,保护中心已注册企业1100家,通过国知局复核914家。同时,着力提升保护中心自身业务能力。组织保护中心全部预审员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预审业务上岗培训工作,并先后赴深圳、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考察学习,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有效提升服务能力。

3.举办多期知识产权专项培训班。举办外观专利业务能力提升、备案主体能力提升和专利挖掘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累计为529个创新主体提供业务指导,为我市专利申请质量及数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速推进

1.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效能不断增强

1)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赣州经开区发行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首期2亿元,惠及10家稀土钨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使得我省成为全国第12个落地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的省份,经验做法在省委办公厅《参阅信息》上单篇刊发,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全省率先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打通知识产权质物处置通道,设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保证险。举办知识产权金融高质量发展大会,建成全市首个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知识产权转化运营等六大服务板块为一体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由2021年的5.7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11.1亿元、2023年的23.5亿元,总额保持全省第一。

2)将专利做为“科贷通”贷款发放的重要依据。与赣州银行、中国银行赣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赣州分行等银行达成战略合作,重点面向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研院所等研发投入较高的融资群体,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引导设立专营机构。针对赣州经开区产业园、高校院所、创投机构数量多规模大等特点,推动有条件的银行设立“科技支行”等特色机构,以科技赋能新金融,新增设立科技支行1家,通过“引活水”“通渠道”“育林地”构建金融“水利工程”,为科技行业提供更加普惠、更高质量、更加快捷的金融服务。

4)政银联合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赣州市围绕创新主体实际需求,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现已联合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共推出36类金融产品,包括赣知贷、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保险、专精特新及上市培育企业信用担保及反担保产品等,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全过程提供服务。

5)“线上+线下”搭建银企常态化融资对接平台。开展“赣州金融日”系列活动,打造集产融对接、政策产品宣讲、金融招商等于一体的金融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推动9个县(市、区)开展“数字经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专项产融对接活动9场,66家企业签约,签约金额合计26.53亿元。线上通过赣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金融产品超市服务,当前我市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均已上架金融超市板块。企业注册且实名认证成功后,可按需选择金融产品,向对应金融机构发起融资申请,实现融资需求精准对接。

2.深化专利成果转化实效

1)提供多元化专利成果转化基础保障。顺利完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专利导航和企业经营微导航项目,发布并备案相关成果报告42个,居全省第一。江西理工大学建成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赣南医科大学获批江西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2)依托江西理工大学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组织开展全市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专利盘点工作,对还没有进行转化运用专利的技术成熟度、市场应用前景等条件进行自我筛选梳理,与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赣南医科大学等院校座谈交流专利开放许可、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2023年成功签订专利转化合同25项,转化专利成果56件,合同金额达9758万元,同比增长70%

3)依托赣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知识产权转化运营工作。该平台一头连接需求,一头连接供给,创新主体既能够通过知识产权项目供应板块发布单位科研成果,也能通过知识产权项目需求板块发布相关技术需求,有效、便捷地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

(三)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有序推进

1.建立市本级区域内知识产权行政协同保护机制。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市人民检察院、赣州海关、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司法局、市仲裁委、市文广新旅局联合出台了集成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政策文件9余件,部门间积极配合,建立了定期会商机制和线索共享机制。2023年,赣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为公安部门提供商标查询和解答服务10余次,经开区公安局来市市场监管局上门协调案件2次,赣州市公安和市监相互移交案件7件,市监和检察院移交案件1件。

2.完善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机制。会同韶关市局、郴州市局签订《粤湘赣“红三角”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会同龙岩市局、梅州市局签署革命老区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吉安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跨区域执法,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跨部门跨区域协作。

3.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与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赣州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中心集中办公,推动知识产权纠纷“一站式”解决。推动章贡区人民法院成立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室,聘请特约调解员。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章贡区文广新旅局等单位挂牌成立知识产权多元调解室,成立赣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赣州仲裁委知识产权仲裁中心,组建赣州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专家库,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2023年赣州市共有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31家,其中人民调解组织20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1家;共有知识产权仲裁机构的有1,现已聘任8名知识产权领域资深从业人员担任仲裁员。将知识产权纳入人民调解员培训内容,组织知识产权调解员参加赣州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法律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

(四)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1.积极创新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联合江西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开创“理工+经管+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推进知识产权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2.加大知识产权领域招才引智力度。组织赣南科技学院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赴中南、东北、西北等高校聚集区参加2023年江西省“才聚江西 智荟赣鄱”组团引才活动,不断为我市有色金属和新材料行业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组织市综合检测院、市工程质量管理服务中心等84家企事业单位参加2024年赣州市“引才聚赣州 智慧创未来”组团引才活动,2023年以来,我市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7920人,其中硕士以上人才1508人,博士以上人才159人,国家级人才2人,省部级人才2人。

3.完善知识产权职称评价标准。根据《江西省知识产权专业人员高级职称申报条件(试行)》文件精神,我市增设了知识产权专业评审委员会,组织开展了知识产权专业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积极培育知识专业技术人才。

(五)突出知识产权维权重点工作

1.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监管。组织开展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专项行动、青少年版权保护专项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等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执法协作机制作用,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去年,全市查处侵权盗版行政案件35起,构建版权严保护格局。组织开展专利、商标行政执法工作,全年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02件,作出行政裁决26件;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01件,案值144.40万元,罚没157.04万元。深入开展赣南脐橙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208起。

2.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托赣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搭建“4+3+2+1”赣州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体系,重点从“四部门”协同推进保护,布局“三大洲”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联络站,成立“两个”名录库,落地一份知识产权保险等方面开展系列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工作,探索建立赣州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

3.加强拟上市科创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启动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加速器项目。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面向全市拟上市科创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专题辅导,在专利布局、知识产权风险防控、IPO问询回复等方面为拟上市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撑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中的作用,助力企业实现质的跨越式发展,跑出助企上市“加速度”。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市还将继续完善“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使知识产权创新赋能作用更加明显,为我市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动力。

1.以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创新源头保护。深化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根据省局部署的任务目标,围绕我市“1+5+N”产业和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推进地理标志培育,重点培育脐橙、蔬菜、水稻、高山茶、禽蛋等五大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的农产品或农业加工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以地理标志推动相关行业协会或组织加强区域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培育和建设。

2.筑牢知识产权人才发展之基。一是大力支持知识产权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赴外招才引才,不断壮大我市知识产权领域人才队伍;继续发挥职称评审激励导向作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动员知识产权专业技术人才参加2024年职称申报评审,不断壮大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以知识产权保护“核动力”推动我市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7510”行动计划。二是健全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训。一方面,依托江西理工大学做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政策等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知识产权检索分析、知识产权战略布局、知识产权运营等实务技能课程教育。另一方面,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实务人才队伍建设,以系统化轮训为抓手,注重知识体系与结构的迭代更新,持续提升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快知识产权智库建设。围绕知识产权项目的评审、评价、评估、评标、评奖、验收及重大活动的知识产权论证和预警研究建设我市知识产权专家库;围绕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做好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工作。

3.高效益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办好2024年赣州市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大赛,开展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化运用项目,协助高校专利成果转化运用项目落地见效,持续倡导以赛促创、以赛促投、以赛促转,树立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标杆。二是出台有关政策奖励成果转化。对技术受让方、技术转让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按实际技术交易额相关比例进行补助,同时鼓励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高校、院所、企业申报国家、省科技奖,对获得科技奖的单位给予配套奖励。三是持续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探索在龙南市发行全市第二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建立企业“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将各县(市、区)优质企业基础信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正向推送,银行将申请办理贷款的企业名单推送给市场监管部门并获取企业信息,强化银企双向沟通。宣传推广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4.深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格局。一是建立市本级知识产权立体协同保护体系。始终坚持市县联动、部门协作,加强行政管理机关与司法、仲裁委、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出台协同保护意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衔接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裁判标准统一。二是扩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朋友圈。增强跨区域执法联动,对跨区域制假售假、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和调处力度。三是强化仲裁、调解、公证等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效用,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推动区域间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仲裁、公证等机构的资源共享、业务合作和交流互动,优化以仲裁、调解、公证等方式化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的具体操作规程和运行机制。

5.优化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一是提质增效促进专利代理质量提升。严厉打击团伙型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行为、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具体要求,将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相结合,探索建立“触发式”监管机制,加强信用评价结果运用,推行以质量为导向的代理服务采购模式,明确专利、商标代理服务质量要求,突出质量优先的招标导向。二是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20239月,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共遴选出首批5个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为进一步扩大我市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辐射范围,现已启动第二批涉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建设工作,拟与洛克律师事务所芝加哥办公室及华盛顿特区办公室、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中国香港办事机构、西班牙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织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网络,为我市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化布局提供保障。

您的宝贵建议,对我们改进知识产权工作、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代表联络工作,积极为代表了解、监督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希望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监督知识产权各项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