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足球彩票印发
《赣州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深度聚焦产业集群集聚
靶向定位发展重点
打造两大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全国服装制造之都
三条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链条
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定位
01
中部地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先行区。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的溢出机遇,对接融入大湾区交通网络,积极承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服装家居等产业梯度转移,把我市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先行区。
02
全国稀土稀有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建设国家级稀土集团为核心,发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引领高性能稀土钨功能材料、永磁电机、永磁变速器、稀土催化材料、硬质合金刀钻具、钴盐前驱体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我市打造成为全国稀土稀有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03
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1+5+N”产业集群,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深入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家具、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体目标是:
——扩总量。工业对赣州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作用更加凸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左右,工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5%左右,规模以上营业收入达到8000亿元。
——增实力。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逐年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33%左右,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千亿级产业集群达到6个,形成3个以上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链条,百亿级“链主”企业力争达到10家左右,“1+5+N”产业集群竞争力明显提升。
——强创新。市场主体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高标准高水平创新载体不断丰富,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更加完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产业生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35%。
——兴板块。中心城区主导地位日益突出,主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达50%以上,其中,赣州经开区力争突破2000亿元,南康区、章贡区、赣县区突破1000亿元;“三南一体化”成效逐步显现,龙南市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加快建设信丰县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其他开发区(工业园区)实现进位赶超。
展望2035年,我市制造业整体实力显著跃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基本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显著提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引领型企业组织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建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空间布局
贯彻“一主两副、一区两群[ “一主”:赣州市中心城区;“两副”:两个副中心城市——瑞金、龙南;“一区”:赣州都市区,包括:中心城区、兴国、信丰、于都;“两群”:东部城镇群、南部城镇群。]”的赣州市国土空间战略布局,综合考虑各县(市、区)产业基础、要素承载和发展潜力,围绕“1+5+N”工业倍增升级主攻方向,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中心城区产业核心增长极,河东、河西产业发展协作带,“会寻安”“大上崇”特色产业集聚区,构建“一核引领、两翼齐飞、多园并进”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引领”
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产业、区位、资源等优势,推动赣州经开区、南康区、章贡区、赣县区形成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产业发展格局。赣州经开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显示模组、半导体材料等产业;南康区重点发展现代家居和光伏产业;章贡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信创及信息安全产业;赣县区重点发展稀有金属新材料及永磁电机等应用产业。打造形成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两翼齐飞”
依托济广城镇发展带、“三南”一体化发展战略,着力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带,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医药食品等产业发展协作带,形成支撑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两翼。河东产业发展协作带的于都县、宁都县、石城县和兴国县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瑞金市重点发展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和医药食品产业;河西产业发展协作带的信丰县、龙南市、全南县、定南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锂电新材料和光伏产业。
“多园并进”
推动“会寻安” “大上崇”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会昌县重点发展氟盐新材料产业,寻乌县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安远县发展电子信息和绿色食品,上犹县发展玻纤新材料,崇义县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和绿色食品,大余县发展有色金属和汽车零部件。
深度聚焦产业集群集聚
靶向定位发展重点
打造两大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全国服装制造之都
三条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链条
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第一节 打造两大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现代家居
运用5G、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传统家具企业向智能化、品牌化、个性化定制转型,实现由“制造”向“智造”提档升级。引进培育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家居总部企业,建设全球现代家居总部经济区。推动传统家具与家用电器、整体家装产业的深度融合,走“家具+家电+家装”融合发展之路。支持家居产业智联网和国际木材集散中心、创新设计中心、共享智能备料中心、共享喷涂中心、销售物流中心“一网五中心”建设,创建国家级家具设计中心,打造“世界家居虚拟采购中心”。力争到2025年,现代家居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0亿元,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家居制造之都、世界家居集散地。
有色金属
重点发展稀土高性能磁性材料、合金材料、催化材料、储氢材料等功能材料,向稀土永磁电机、永磁变速器等深加工及应用产品延伸。做大做强超粗(超细)高纯碳化钨粉、高性能钨硬质合金及硬面材料、切削工具等领域。打造全国最大的钴盐生产基地,推动钴产业向前驱体、正极材料、高温合金等领域延伸。发展铜基新材料、高纯超薄铜箔等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产值超2000亿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稀土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
第二节 打造全国服装制造之都
坚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重点打造女装、童装、牛仔、鞋服、织造等5大专业化生产基地,全力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构建“中心工厂+卫星工厂”网络协同新模式,培育专业化、个性化生产新优势。建设完善线上线下面辅料和服装专业市场、水洗产业园,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中心及信息化服务平台,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力争到2025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值超2000亿元,打造中国鞋服优质智造基地、全国服装制造之都。
第三节 打造三条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链条
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做优做强显示模组、PCB产业链条
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作,重点承接发展基础材料、电子元器件、传感器、智能终端企业,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高端印制线路板及功率器件、模拟芯片等细分领域。努力提高信创产品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信创产业。推进“芯屏端网”融合发展,努力构建“芯片-新型显示屏-智能终端-互联网”集群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超3000亿元。
依托同兴达电子、立德电子、深联电路、联茂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全力推进OGS触摸屏研发及产业化,广泛应用超薄玻璃基板切割磨边及抛光技术、低温/低电阻ITO镀膜、全贴合触控模组等技术,布局Micro-LED衬底和外延材料、芯片器件、颜色混合(RGB或量子点激发)、IC驱动基板链接(巨量转移或单片集成)、检测和修复等核心环节。重点发展IC载板、柔性PCB、多层印制电路板、多层挠性板、刚挠结合板、特种印制电路板、环保型的高性能覆铜板、特殊功能覆铜板、高性能挠性覆铜板等产品;开发新型金属基板、陶瓷基板、复合基板,推动薄型电子玻纤布产业化,破解“模具开发”和“SMT表面贴装”两大关键环节缺失等问题。着力将显示模组、PCB打造成链条完整、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链条。
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打造锂离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条
推动新能源整车企业靠大联强,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动力电池、氢燃料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推动汽车内饰、汽车电子等配套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值超2000亿元。
围绕孚能科技、吉利动力电池重大项目,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钴盐前驱体、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pack封装、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细分领域,打造自上游材料至系统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条,建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第四节 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医药食品
依托青峰药业,做大做强中成药、仿制药、创新药产业。围绕威高医疗器械,大力发展远程医疗系统、可穿戴生理信息监测设备、具备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功能的家用、养老、康复设备。创建创新和转化医学研究院,加快发展重大公共卫生防护产品等产业,推动药品研发生产向种植、医疗服务及康养延伸拓展,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富硒食品工业,打响赣南品牌。壮大饲料、肉制品、粮谷、酒与饮料、果蔬加工等产业,大力发展功能性食品、旅游休闲食品,做大做强客家食品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医药食品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
建材化工
大力发展玻纤复合材料、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高性能新型复合材料(石墨烯、芳纶、氟盐化学新材料、稀土合金及功能材料)等,推动水泥、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绿色、智能、高端化发展。积极发展电子氢氟酸、六氟磷酸锂、环保型制冷剂及含氟新材料等产品。力争到2025年,建材化工产业集群产值超1500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