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城市管理局>执行和结果>建议提案办理

在线检阅: 搜索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138号提案的答复

访问量:

欧阳安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赣州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着力强化法治保障,系统推进分类设施建设,持续发力宣传引导,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我市于2018年在中心城区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经过近五年工作推进,全市建成区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全覆盖,建成并投产7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1座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项目、5座大件垃圾破拆处理中心、20座小型化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全市垃圾分类氛围不断浓厚,市民垃圾分类习惯逐步养成,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一)健全体制,完善机制一是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市长亲自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常态化调度,协调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深化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年度综合考核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同时,通过实地督导、明察暗访等方式,压实工作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在《赣州市城市管理条例》中对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等处置作出规定。大力推进我市垃圾分类专项立法,目前正在制定《赣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编制出台《赣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办法》《赣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导则》赣州市“十四五”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为垃圾分类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市、区两级政府通过专项债、财政预算、政府补贴等举措,全力做好垃圾分类资金保障,启动实施《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推动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质量

(二)全链条建设,全过程管理一是大力推进设施建设。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规范统一设备标识标志,因地制宜配置分类投放桶,升级改造分类投放点(站),配足垃圾分类转运车辆,统筹推进厨余垃圾处理、大件破拆和分拣中心等设施建设充分保障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理能力。二是积极推进源头减量。市发改、市监、商务、邮政等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禁止或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减少或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光盘行动”、“绿色办公”,推进垃圾源头减量。三是深入开展执法专项行动。成立垃圾分类执法工作专班,印发《赣州市中心城区餐厨废弃物应收尽收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重点打击城乡结合部偷倒建筑垃圾、违规处置餐厨垃圾等行为,通过宣传、执法,强力促进垃圾分类行为入轨,进一步规范全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三)党建引领,全民动员一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好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等活动,鼓励发动全市8.7万余名在职党员社区,组建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服务团队2400个,协助开展垃圾分类劝导、宣传等志愿服务二是抓好校园阵地建设。发挥本地高校资源优势,探索“垃圾分类+高校”产学研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社科课题研究,实现科学研究、公益实践双赢目标推动学校活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完成编制全市中小学及幼儿版垃圾分类知识读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分类习惯养成。三是发动全员广泛参与。策划开展垃圾分类有奖知识竞赛“垃圾去哪了”参观终端设施、垃圾分类短视频大赛、征文比赛、“高炮”广告宣传等系列活动组织各地各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进《江西省生活垃圾分类条例》“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园”。定南县推进城区全域垃圾分类建设,基本形成了垃圾分类“定南模式”,先后被人民网、江西日报、赣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崇义县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歌舞,制作《垃圾分类,“崇”我做起》宣传片,宣传面广,影响力大。发动市民参与全省“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专题网络知识竞赛人次575.8万,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二,涌现了一件“小事”坚持20年的垃圾分类达人王祥有、全国学雷锋优秀组织“章贡大妈”等榜样。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针对全市整体氛围不浓厚、分类设施体系不够健全、联动工作机制不够成熟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我市将从问题出发、对症施策,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选优配强垃圾分类工作力量,做到专人抓、专人管。加大对垃圾分类项目的资金、政策的倾斜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运营。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宣传培训、设施设备采购等,大力提升生活垃圾前端分类、中端运输、末端处理能力。

(二)强化协调联动,推进“两网融合”按照“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的工作原则,指导督促发改、市监、商务、邮政、文广新旅等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切实措施,持续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倡导“光盘行动”、“绿色办公”,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我市生活垃圾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加快构建可回收物循环利用体系,营造人人参与的垃圾分类氛围,持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三)完善设施建设,构建闭环体系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全链条分类处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整体水平。一是推进分类投放设施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对居民小区推行撤桶并点,升级改造人性化、便利化分类投放设施。二是加快分类收集设施建设运营。加快推进市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探究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协同处理居民厨余垃圾路径,补齐我市厨余垃圾末端处理能力短板,推进焚烧发电处理设施及大件破拆、分拣中心、宣教中心等项目建设步伐。三是建立完善分类收集运输体系。配足配齐分类运输车辆,明确分类收运频次、时间和线路,建立密闭、高效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系统,进一步提升分类收运能力。

(四)创新宣传模式,发动全民参与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志愿者协会等部门宣传优势,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百姓大舞台、广场舞比赛、树立垃圾分类典型人物等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推动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养成。进一步完善编制垃圾分类知识读本,持续深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学校、进课堂,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平台,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好局面。

(五)强化基层治理,加强考核监督完善市、县(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督查考核,压实属地主体责任,探索“基层组织+自愿服务”自治模式,将垃圾分类与基层治理相融合,推动基层将垃圾分类与文化宣传、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居民自治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着力推动居民分类习惯的养成,让垃圾分类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赣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35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