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文精神的反映,以客家方言为重要标志,以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要载体,以强烈的族群认同感、多彩的民俗事项、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南方丘陵山区特有的生产方式、古朴的生土建筑技艺等为特征,以赣南、闽西、粤东为基本传承地域,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为社会广泛认同。
2013年,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在赣州设立,我市积极探索客家文化生态保护新路径,迈开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新步伐,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即日起,本版开设“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专栏,介绍我市各地经验做法,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这是一块流淌着中华文化“血液”的客家祖地,更是承载过中华现当代历史风云命运走向的红土圣地,这就是“客家摇篮”赣州。她以独特的精神地理,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于中华历史的文化时空,展现了岁月的沧桑巨变。
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在赣州这片热土上开拓耕耘,浸润了赣州奇山秀水的灵性,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客家文化,生成了多姿多彩的客家风情。
2013年1月,原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赣州市为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江西省第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年1月,《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批实施,意味着赣州市全面开启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
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指在赣州市辖区内设立的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客家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设立的特定区域。保护区规划管理时长为10年至15年。
赣南客家文化生态是在赣州市的行政地域范围内,在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并延续至今的,融于当下赣南客家人日常生产生活的各种要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与相关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总和,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
2013年,赣州市政府成立了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和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实验区建设列入《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旧城改造、生态保护、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以及全域旅游建设过程中,将《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作为重要依据和重点保护内容,整体统筹,有效地推进了历史文化古城和文化生态保护。
自实验区设立以来,我市通过开展非遗资源普查、构建非遗名录体系、进行非遗保护记录等方式着力抓好项目保护,推进区域性整体保护先行区建设。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项、省级108项、市级327项、县级983项;获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100人、市级309人、县级844人。全市建设非遗综合展示馆、专题馆23个。由全市统一规划建设非遗项目传习所(点)168个,目前建成219个,超出规划建设数量30%。建有省市级传播基地、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设施,有效推动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让非遗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走进全南雅溪古村,村口小桥流水,村中古朴民居、百年围屋……古色古香的赣南客家乡村美景渐次舒展。
雅溪古村内保留了众多客家文化遗存,为守住遗产,留下乡愁,全南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不拆房、不填塘、不砍树,修旧如旧、建新如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砖泥房,经过风貌改造、内部修缮、新功能植入和景观环境布置后,建成了全南首个客家民俗文化综合展示馆、二十四节气展示馆、客家擂茶馆、客家磨斋坊、客家豆腐坊、客家米酒坊以及农耕文化展示厅。
“整体性保护”还给予非遗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会昌县洞头畲村非遗小镇,利用古建筑建设了民俗展馆和体验馆及参观、体验为一体的畲族摆字龙传习所和灰水米果制作技艺传习所,定期开展畲族摆字龙、畲族斗笠舞等表演,7个县级以上非遗项目日趋活跃,充分展示客家文化魅力,提升景区文化内涵。
赣南的客家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客家戏哎,客家音呃,采茶调子蛮好听哦,句句唱出客家情啊,声声连着客家人的心呃……”伴随旋律响起,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师生们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为赣南采茶戏注入了新鲜血液。
近年来,赣州市通过编写非遗传承普及辅导读本,在中小学开设课程,在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设立非遗相关专业或开设选修课等,全面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让赣南非遗“后继有人”。实施“赣南采茶戏传承振兴工程”,开办赣南采茶戏各艺术门类培训,从2018年至2020年,累计完成900人次学员的培训。
兴国县将兴国山歌传承保护纳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发布《关于开展山歌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编写《兴国山歌进校园》传承普及辅导读本,兴国县实验小学兴国山歌传播基地作为“江西省兴国县兴国山歌进校园实践案例”荣获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各类文化旅游节,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2019年成功举办中东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交流活动;2021年成功举办“非遗中的红色资源寻访活动启动暨革命故事、红色歌谣发布仪式”等国家级活动。2016年以来连续五年举办全市“文化惠民周”系列非遗展示活动,受惠群众200万余人次。国家级非遗项目石城灯彩享誉全国,石城县成立了灯彩协会,建立了石城灯彩网络组织和重点保护制度,每两年举行一届石城灯彩艺术节。省级非遗项目定南瑞狮作为赣南客家舞狮艺术的典范,赴京参加了天安门广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表演,成为全国9个、江西唯一的地方民俗进京表演项目……
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原则,我市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将“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演艺”“非遗+节庆”紧密结合,让非遗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为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
全南县发挥非遗资源优势,投资2.5亿元对古村落雅溪古村进行开发利用,开创“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相结合的双加模式,让沉睡千年的古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众多文化遗存也以独具地方特色的崭新面貌重现于世人面前,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打卡”。2021年度,雅溪景区接待国内旅游者总人数43.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61亿元。
梳山理水识文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客家人的日常生产生活空间紧密相连,保护文化形态多样化和富有活力的客家文化生态空间。我市积极创新研发非遗旅游商品,开发了以“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为主题的文创系列产品200件,并设立文创旗舰店,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变成“伴手礼”在展示馆售卖,并通过互联网络销往全国。近年来融入非遗元素的旅游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达400万元。
坚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非遗生产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崇义县凭借崇义南酸枣糕制作技艺,将其打造成为年产量8000余吨、年产值3亿元、年利税400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增收3500万元的富民产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