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医保账单,从中可以看到基本医保干了什么、为参保人员提供了哪些保障。《公报》里,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民生的冷暖,每一个数字的变动都关系着保障力度的强弱。
今年的数字显示,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比上年增长7.6%,基金总支出比上年增长2.3%,流入远大于流出,意味着结存的资金越来越多,给了全体参保人员更多的安全感。但这个现象也提示,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公报》所列的数字,给今后深化医保改革提出了更多的思考题。
分析历年公报可见,我国基本医保基金的承压能力越来越强。2021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5.6%,总支出比上年增长14.3%;2020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7%,总支出比上年增长0.9%;2019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0.2%,总支出比上年增长12.2%;2018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9.3%,总支出比上年增长23.6%。4年的时间,在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复杂、医保基金收入压力不断加大的大环境中,医保基金实现了运行平稳、有所结余的目标。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实现医保基金结存盘子更大,并不是省出来的,而是“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要效益”挤出来的,与卫生健康系统维护人民健康的工作分不开,与广大医务人员确保医改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的努力分不开,也与做好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捋顺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等工作密切相关。在此进程中,广大参保人员看到和体会到,医保目录年年动态调整,更多救命救急的药品被纳入医保,医疗救助制度日趋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期待变为现实,看病就医的“减负感”真切地出现了。
基本医保是保障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一把大伞。大伞能否顶住今后的不测风云,能否张得更广、发挥更大的“隔水防热”功能,是全体参保人员关注的。《公报》显示,2022年,职工医保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为84.2%,居民医保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为68.3%。这两个数字体现了两项基本医保制度仍存在“待遇差”,其中,居民医保住院人员的自付医药负担仍然不轻,仍有部分低收入参保人员因为医药费用而感到较大压力。
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是新时代医疗保障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慢性病患病率显著增长,疾病谱已经从传统的以传染疾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病为主。新设备、新技术、新药品不断被应用于临床医学,在满足患者医疗需求的同时,极大地刺激了医疗消费的增长,医疗费用不断攀升。在医疗服务项目权归属医保部门后,如何更加合理体现医疗服务劳动价值,更关系着千万健康中国建设主力军积极性的充分调动。这些新形势、新问题,给医保改革带来更多挑战和思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基本医疗保障依法覆盖全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确定保障范围和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国家医保局也明确,医保基金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保障基金安全可持续,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在连续2年基本医保基金流入远大于流出的当下,2022年全国基本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2639.89亿元,基金结存占当年GDP总量的3.5%左右。尽管有研究显示,基金结存入不敷出现象在一些统筹地区并不罕见,但医保基金到底该保持何等规模的结存,至今仍缺乏统一明确的答案。在群众健康需求高涨的当下,超过4万亿元的资金躺在银行账户里,一方面会让参保人员产生误解,可能会着重呼吁现实需求而忽略长远保障,另一方面也表明需要进一步提升医保治理现代化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基金保障人民健康的效能。
医疗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医保基金收支不是一道简单的加减题,始终需要坚持公平、适度两个基本出发点。这意味着待遇保障水平既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也要在发展中不断补齐短板。从《公报》亮出的数字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今后有更多的研究和改革工作要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