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行和结果>数据统计与分析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12月份12315投诉举报数据分析报告

访问量:

一、总体运行情况

12月份,12315投诉举报中心共接收消费者各类诉求16878件,同比增长48.42%,环比增加10.16%。其中咨询8419件,投诉6348件,举报2111件,截至目前已办结15050件,办结率为89.1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0.32万元。接收的诉求件中,通过全国12315平台接收15224件、12345政府热线转办单60件、来信来函9件、互动平台6件、接待来人来访5人次。

二、12月份各单位办理情况

序号

单位名称

接收量

投诉按时初查率

投诉按时办结率

举报按时核查率

1

赣州市市监局经开区分局

2457

100.00%

100.00%

2

南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1622

100.00%

100.00%

3

市市场监管执法稽查局

1436

100.00%

4

章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880

100.00%

100.00%

5

瑞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345

100.00%

100.00%

100.00%

6

安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307

100.00%

100.00%

100.00%

7

兴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30

100.00%

100.00%

100.00%

8

于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163

100.00%

100.00%

100.00%

9

信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152

100.00%

100.00%

100.00%

10

会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151

100.00%

100.00%

100.00%

11

赣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103

100.00%

100.00%

12

上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76

100.00%

100.00%

100.00%

13

石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72

100.00%

100.00%

100.00%

14

龙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71

100.00%

100.00%

100.00%

15

寻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54

100.00%

100.00%

100.00%

16

大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51

100.00%

100.00%

100.00%

17

蓉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49

100.00%

100.00%

18

全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40

100.00%

100.00%

100.00%

19

定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34

100.00%

100.00%

100.00%

20

崇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31

100.00%

100.00%

100.00%

21

宁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101

100.00%

98.97%

100.00%

三、投诉件热点情况

2022年12月份,共接收投诉6348件,同比增长102.88%,环比增加25.93%。

从投诉问题类别来看,反映较多的为:售后服务问题(2013件)、质量问题(1783件)、合同问题(961件)、食品安全问题(238件)。

涉及商品类投诉3233件,占投诉总量的50.93%,主要集中在:家居用品(1600件)、药品242件)、服装鞋帽130件)、交通工具(113件)等商品,投诉内容主要涉及:1.网购家具后商家未按时发货或家具存在破损等问题;2.药店销售的药品价格虚高;3.购买的服装鞋帽等商品与商家宣传不符或出现质量问题商家不履行售后服务义务4.购买的交通工具使用中出现问题,商家不履行售后服务或三包义务。

涉及服务类投诉3115件,占投诉总量的49.07%,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训服务(1308件)、销售服务(470件)互联网服务(294件)、餐饮住宿服务(202件)等行业。反映的问题主要有:1.商家提供网络培训服务中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培训效果等行为;2.商家未按服务要求履行售后服务的问题3.在互联网平台购买预付卡、团购券后商家存在不履行服务承诺的行为;4.餐饮店提供的食物存在卫生问题,吃后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

四、举报件热点情况

12月份,共接收举报2111件,同比增长113.45%,环比下降8.65%。其中涉及商品类举报1663件,占举报总量的78.78%;服务类举报448件,占举报总量的21.22%。

以举报问题类别来看,反映问题较多的为:广告违法行为(441件)、不正当竞争行为(419件)、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365件)、产品质量违法行为(110件)等,举报内容主要涉及: 1.商家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发布虚假宣传广告,存在夸大功效、使用极限词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行为;2.经营者对其销售的商品性能、功能、质量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3.商家拒绝履行三包义务、售后服务、合同约定等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4.商家生产或销售的商品涉嫌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情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