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289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谌东海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赣州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全民健身运动激励机制的建议》(提案第289号)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前,人民群众对体育和健康的需要日益增长,而且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特点,下一步,体育部门将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全民健身运动激励机制,完善新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体育产品与服务。
一、加大全民健身投入,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积极向上级申报各类体育资金项目,加大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2020年已争取各类补助项目136个、资金逾3711.5万元,申报社会领域新增中央投资体育类项目285个、资金2.42亿元。新建足球场47块、篮球场82块、羽毛球场(馆)73块(完成市政府工作报告任务总数45%),建成乡镇、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达到153个、2546个,覆盖率达53%、73%,实现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率达84.31%。重点围绕市政府印发的《赣州市“新时代重走长征路”健身步道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支持各地健身步道与其他项目融合建设,多途径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全面完成好各县(市、区)预定的300Km健身步道建设任务。鼓励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健身步道的运营、维护工作。指导做好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帮助推动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同时,稳步有序推进赣州全民健身中心、市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等市本级项目建设及县级场馆设施。加强与住建、城管等部门沟通协调,坚持体育用地、居住绿地与公园绿地的“三地”融合,加快完善健身休闲设施,建设城市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
二、大力开展赛事活动,激发群众健身热情。每年初印发《市直驻市单位及各县(市、区)全民健身活动安排》《市级体育社团全民健身活动安排》,加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计划性和经常性。每年组织开展有影响有规模有层次的赛事活动500余项,参与人数近200万人,全市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影响力稳居全省前三。发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中心城市的有利契机,创新性地推动打造了赣粤闽湘四省城际网球邀请赛、“新时代.新长征”赣州国际马拉松系列赛、章贡区游泳、赣县区篮球联赛等一批具有区域特征、行业特点、影响力大、持续性强的品牌赛事活动,积极引进、争取承接国际、国家级、省级、周边省市赛事活动,打造区域赛事联盟,推动城际体育人文交流。同时多形式、多举措组织开展新年登高、等全民健身日、“体育·惠民100”、轮滑大赛、毽球大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大力挖掘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持续举办好客家舞龙、龙舟等本土特色节庆活动。充分利用国家登山健身标准示范道、城市休闲道、城郊登山道、乡村砍柴道等健身步道,大力开展健步走、登山、竞走、慢跑等健身活动,大力推广和普及适合群众健身、有益群众健康的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全面激发群众健身热情。
三、创新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积极鼓励和引导体育社会组织,朝“五有目标”、“五个转变”努力。加大对体育社会组织的管理、支持和孵化力度,鼓励体育社会组织独立自主运行。鼓励进一步发挥体育彩票公益金购买服务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体育社会组织举办、承办大型赛事和群众性健身活动的积极性。目前,制定出台了《赣州市市级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办法》《赣州市市级体育社会组织年度工作核办法》《赣州市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市级体育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法》三项管理制度,有力促进了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四、完善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激励引导健身群众。优化体育消费环境,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充分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应用到体育领域,建设完备的体育智慧化支撑系统,从而改进体育工作管理,加强体育信息与资源整合,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的平台体系。目前,我局已主导研发了建设“赣州智慧体育APP”电子平台,通过大数据沉淀分析,对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发展现状进行即时响应,实现社会体育资源应用最大化,通过智慧体育APP,设置积分兑换,健身群众可以方便快速查询场馆场地、参加赛事活动、参与协会俱乐部、进入体育商城购买体育器材用品等,解决了体育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群众知道去哪练、跟谁练、如何练等实际问题。智慧体育APP为市民提供所需的、实时的、便捷的、准确的“一站式”体育信息资源服务,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促进全面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
赣州市体育局
2020年9月25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