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目标要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努力打造比肩大湾区的营商环境。
一、多形式多维度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一是集中宣贯,统筹发布解读。全面梳理了各类惠企政策和助企纾困政策,并统一纳入线下“惠企政策专窗”窗口和线上“亲清赣商”平台,编印《惠企政策办事指南》、《“亲清赣商”平台操作指南》1.5万份,印制“惠企政策明白卡”1万余册,便于企业查阅对接,通过“一图读懂”、视频解读等形式,重点围绕政策要素进行解读。通过“小赣说事”政务服务云直播间,向企业、群众详细介绍了惠企政策的三种兑现方式及“亲清赣商”平台的各项功能,现场演示如何进行奖励申请并解答来电群众的咨询,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知晓率。二是数字赋能,政策精准推送。我市对各类惠企政策和助企纾困政策进行全面细化梳理,对企业进行数据“画像”,分行业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政策解读,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优化金融服务,实现从“企业找金融”向“金融找企业”转变,指导企业通过“亲清赣商”和“惠企通”线上平台进行申报为方便企业查询、办理、兑现相关政策,目前已有1421个惠企政策兑现事项上线“亲清赣商”和“惠企通”平台,方便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在线申报兑付相关资金;逐步实现各项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直达企业。三是多维宣讲,解读到点到位。多渠道、多领域做好解读推广。深入开展政策入企宣讲,并通过开展“惠企政策集中宣传月”“营商环境日”、“进商会、帮企业、化矛盾”宣讲活动、“万所联万会”活动、举办“非公经济大讲堂”等系列惠企政策解读与宣传活动,及时宣传解读省、市助企纾困若干政策,为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矛盾纠纷提供化解思路和具体指导。指导各县(市、区)前往各园区、企业深入企业宣讲政策、了解现状需求,收集困难问题,发挥政企直通车作用,畅通政府与企业互动交流渠道,实现政企沟通零距离、惠企服务一网办。
二、强化法治保障,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出台《赣州市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若干措施》(赣市法府建办〔2023〕2号),明确20条工作举措,要点式、清单化推进落实。市工商联与市司法局的沟通联系机制入选全国工商联与司法行政机关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二是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定了《赣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决策程序,明确了在关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工作中,充分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特别注重营商环境、探索豁免审批、容缺受理等利于市场主体的举措,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让企业办成事。三是政企互动“零距离”。实行产业链链长、政企圆桌会议、企业特派员、市县领导挂点联系企业等制度,架起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连心桥”,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2022年,全市共召开政企圆桌会议292次,协调解决问题1004个。今年1-3月份,全市召开政企圆桌会议65次,梳理问题244个,已办结222个,办结率90.1%。四是畅通企业问题反映渠道。推进“服务单位吹哨、职能单位报到”涉企问题解决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投标领域问题、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四大专项治理行动,多渠道公布破坏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电话,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市本级征集64件“新官不理旧账”问题线索全部办结,为企业维护合法权益4389.06万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方面共征集的49个问题、招投标领域收集的140条举报投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推动解决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73个(全市查处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999个、处理1587人,通报曝光110起)。五是打击各类犯罪。公安机关持续加大对涉企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快侦快办、严厉打击抢劫、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侵害企业财产权利和串通投标、商业贿赂、合同诈骗、非法经营、侵犯知识产权等涉企违法犯罪,着力解决当前电诈案件数量和金额排名全国前列、猖獗、失信等问题,截止3月31日,全市“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量居全省第1。
三、强化要素保障,为人才创造舒心暖心的干事创业环境。一是以政策保障守护人才。出台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赣州人才工作打造全国重要人才聚集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赣州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试行)》、《2023年赣州市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工作方案》、《关于推进人才住房建设若干意见》等系列人才保障政策包,为各类人才在市聚集、提升赣州区域竞争力提供政策保障。二是以平台搭建集聚人才。我市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不断搭建人才平台。依托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和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平台集聚院士、杰青等科研人员500余人,2022年,打造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家,列全省第一,赣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赣州市工业数字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已正式挂牌运行。全市引进培养产业领军人才团队14人、高层次人才625人、急需紧缺人才7238人。创新实施“周末工程师”制和“双聘制”政策,在全省率先实施“飞地引才”模式,推动全市引进“周末工程师”240余人,服务企业150余家,解决关键技术问题109个。三是以创优环境服务人才。以人才服务为突破口,深化改革创新,人才配偶工作择优安置、子女择优入学,先后开通人才就医、机场出行、免票观光公办景点等绿色通道。率先在全省实施人才住房政策,推进“5年10万套人才住房”工程,专项建设、定向供给、优惠租购,已筹建9.5万套、分配6万套,“房等人”正在成为新常态。拿出500个市直事业编制建立周转池,市县人才津贴、科研立项基本实现即申即享、免申即享,解决385名高层次人才和1037名企业人才子女入学(入园)问题、家属安置问题。通过在医保系统内做好高层次人才标识、落实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体检服务和推出便捷的经办服务等方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2022年度,共有233人被赋予医保系统高层次人才标识和医疗保健体检服务。四是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22年,全市科技支出33.01亿元,增长7.5%。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出台赣州市科技新政20条,新增投入8000余万元,增长76%,多角度、多维度支持激励科技创新。强化科技金融支持。审核“科贷通”备选企业107家,合作银行向27家新备选企业发放贷款10700万元,续贷科贷通企业36家9740万元;赣州银行定向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市内科创企业150家、贷款23.2亿元,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对标先进,持续优化升级,充分吸收您所提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全力打响“干就赣好”营商品牌。一是强化惠企政策梳理。对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解读,统一纳入线下“惠企政策专窗”窗口和线上“亲清赣商”平台,确保各类政策便于查找、易于知晓、一站办结、全程在线。二是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主题活动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发挥政企直通车作用,畅通政府与企业互动交流渠道,扩大惠企政策知晓全面覆盖,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精准、便捷、高效的惠企政策服务,实现政企沟通零距离、惠企服务一网办。三是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强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四是持续做好人才引育。立足我市“1+5+N”人才需求,推进人才融合共享,完善引才安才措施,加大人才要素保障,发挥本地高校作用,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多元吸引人才来赣就业创业,扎实做好人才培育引进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