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执行公开>计划规划>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在线检阅: 搜索

中国足球彩票关于印发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访问量:

赣市府发〔20212

中国足球彩票关于印发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现将《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33

(此件主动公开)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二章发展环境

第三章总体要求

第四章发展目标

第二篇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第一章全面落实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政策

第一节完善支持政策体系

第二节加快政策落地转化

第二章创新落实对口支援政策

第一节构建对口支援新体系

第二节纵深推进“援县促市”

第三章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

第一节巩固协调推进机制

第二节优化考评督促机制

第三篇建设对接融入大湾区桥头堡和省域副中心城市

第一章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第一节强化与大湾区互联互通

第二节推进与大湾区产业协作

第三节实现与大湾区双向开放

第四节打造大湾区最美“后花园”

第二章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

第一节建强“六个区域性中心”

第二节增强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第四篇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章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第一节完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

第二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第二章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第一节建设高端创新研发平台

第二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第三节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第三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第一节实施企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

第二节培育科技型企业

第四章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第一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第二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三节优化创新要素配置

第五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章推动工业倍增升级

第一节实施产业集群提能升级工程

第二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章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

第一节推动开发区提质升级

第二节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第三节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第三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第一节打造特色数字经济产业

第二节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第三节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

第四章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

第一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二节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第三节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

第六篇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第一章打造投资强引擎

第一节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第二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第三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第二章全面促进消费

第一节提升供给质量

第二节激发消费需求

第三节优化消费环境

第三章畅通经济循环

第一节融入国内大循环

第二节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七篇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第一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一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二节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

第三节稳定发展新型市场主体

第二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一节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

第二节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第三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章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第一节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第二节构建现代财税制度

第三节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第八篇高水平推进内陆开放先行

第一章加强对外开放合作

第一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第二节深化区域交流合作

第三节推进开放合作载体建设

第二章推进内陆开放先行先试

第一节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第二节推动货物资源高效流动

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第三章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第一节构建立体化物流运行体系

第二节完善物流枢纽联动发展格局

第三节对接融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

第九篇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

第一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第一节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

第二章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第一节强化中心城区核心引领

第二节加速五大区域板块崛起

第三节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章因地制宜做强县域经济

第一节壮大县域特色经济

第二节强化县域协同协作

第三节大力发展小城镇

第四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一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第二节重塑新型城乡关系

第三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十篇建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第一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第一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第二节强化产业就业支撑

第三节提升基层治贫能力

第二章加快建成现代农业强市

第一节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节壮大优势特色农业

第三节加快产业深度融合

第三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一节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第二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第四章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第一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二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第三节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第十一篇健全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章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

第二节深化建设融合基础设施

第三节强化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第二章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第一节加密铁路运输通道

第二节完善现代公路网络

第三节建设区域航空枢纽

第四节补齐水运发展短板

第三章夯实省域能源保障南部支撑

第一节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第二节推动能源结构升级转型

第三节促进能源优化创新发展

第四章构建现代化赣南水网体系

第一节巩固提升安澜水网

第二节加快建设民生水网

第三节全域构建生态水网

第四节健全应用智慧水网

第十二篇高标准建设美丽中国“赣州样板”

第一章筑牢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第一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二节深化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

第三节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示范区

第四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第二章拓展“两山”转化通道

第一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第二节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第三节加快生态价值转化

第三章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一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第二节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第三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第十三篇加快建设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强市

第一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一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第二节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第三节加强思想舆论阵地建设

第二章推进新时代赣南文化传承创新

第一节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区

第二节弘扬赣南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一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二节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第三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第四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一节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第二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第十四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章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第一节推进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

第二节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第三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四节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第五节完善教育现代化保障

第二章大力建设健康赣州

第一节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

第二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第三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第四节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第三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一节优化人口生育服务

第二节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第十五篇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一章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第一节坚持就业优先政策

第二节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第三节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第二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节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节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第三节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第四节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第五节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第三章保障特殊人群基本权益

第一节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第二节提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

第三节推动青少年健康发展

第四节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

第十六篇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赣州

第一章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第一节坚决捍卫政治安全

第二节全面加强经济安全

第三节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第二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优化社会治理格局

第二节加强矛盾预防疏导

第三节升级社会治安防控

第十七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赣州实践

第一章深入推进法治赣州建设

第一节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第二节提升执法司法水平

第三节加强法律实施监督

第二章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节健全民主制度

第二节完善监督体系

第十八篇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章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第一节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节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第二章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第一节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三节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赣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重点对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同时,提出二三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该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是全市各级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也是我市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全面加速期。要着眼两个大局,善于化危为机,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赣州篇章的坚实步伐。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三五是赣州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获得感最强、干事创业氛围最浓的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坚定不移打好中央部署的三大攻坚战和我市六大攻坚战,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感染疫情影响,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实现十三五时期全省五连冠。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排位由2015年的第101跃升至第66,提前三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6000美元大关,在全省排位前移2位,摆脱长期全省垫底局面,达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地区)水平(世界银行标准)。连续四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考评第一名。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02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五年减贫70.24万人,4.5万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网络扶贫、消费扶贫、互联网社会扶贫、万企帮万村等全国性扶贫会议在赣州召开,瑞金市叶坪乡人民政府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21人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2个单位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创新驱动引领有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0.79%提高至1.5%左右,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揭牌运行、填补了省没有国家级大院大所直属机构的空白。两城两谷两带和各地首位产业加快发展,规上工业企业由1188家增至2250家,首位产业集聚度从15%提高至46%。现代农业扬优成势,赣南脐橙品牌价值连续六年稳居全国水果类第一,建成蔬菜钢架大棚20余万亩,赣南茶油晋级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50强。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获批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数字经济提质提速,建成全省最大光磁一体化数据存储中心,全国首个可信互联城市级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赣州链发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和服装二级节点率先在全省建成运行,成立全省首个信创产业联盟。

——新型城镇化提速快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城市功能和品质明显提升,四横六纵快速路网加快形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为城市形象、品位和发展水平集中体现的金字招牌。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农村危旧空心房整治、安全饮水改造提升全面完成,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动力电、光纤网,基本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全覆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中心城区首位度明显提高,赣县撤县设区,蓉江新区起步区加速崛起,高铁新区核心骨干路网基本建成,中心城区建成区超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200万。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三南一体化、会寻安生态经济区、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信丰县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竞相发展,龙南撤县设市,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基础设施实现跨越。获批赣州革命老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试点,跨入高铁时代,铁路营运里程由555公里增至66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16公里增至1559公里,升级改造普通国省道107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2万公里,开通国际航班,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实现500千伏两纵一横一环网供电布局220千伏变电站县县全覆盖,省天然气管网县县通工程建成并具备通气条件,新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均居全省首位,能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寻乌太湖水库建成供水,定南洋前坝、兴国洋池口、龙南茶坑、于都岭下等重大水利工程稳步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巩固。

——改革开放走深走实。放管服改革取得突破,七大市属国企集团顺利重组,财政金融、农业农村、投融资体制、商事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为企业减负600亿元。与广州、深圳、宁波、河源、龙岩签订合作协议,与上海、广州、深圳、宁波、昆山等地开展国家级园区结对共建,首倡发起与遵义、延安、桂林等地联合举办红军长征论坛,区域经济合作朋友圈不断巩固拓展。全方位开放格局加速形成,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迈出坚实步伐,赣州国际陆港成为全国内陆第8个对外开放口岸、首个国检监管试验区、国家一带一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航空口岸获批临时开放,龙南海关挂牌成立,赣州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唯一拥有铁路、公路、航空口岸的城市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丰硕,7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经验全国推广。首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并签订第二轮补偿协议,改造低质低效林414.3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444.4平方公里,上犹英稍片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重大生态工程打造成为全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样板。防污治污取得重大成效,全面推行林长制、河(湖)长制,森林覆盖率达76.23%,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劣V类水全部消灭,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社会民生全面改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居民收入提前三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1.8万户,改造提升老旧小区378个、背街小巷1632条,新(改、扩)建城乡学校2658所、医疗卫生项目2845个,新增体育场地面积935.6万平方米,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981个。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公众安全感和公安满意度居全省首位,连续四届蝉联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荣获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明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五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基层民主不断发展,法治赣州建设成效显著。


【附表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指标

2015

2020

完成情况

属性

规划目标

预期值

GDP(亿元)

2310.32

3470

3645.2

提前完成

预期性

人均GDP(元)

23148

39700

41000

提前完成

预期性

财政总收入(亿元)

353.32

569

491.03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年均16

年均12.2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091.82

1135.75

1684.48

提前完成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13.7

22.06

21.66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出口总额(亿美元)

33.92

43.3

60.49

提前完成

预期性

三产比例(%

13:43.9:43.1

8:50:42

11.4:38.1:50.5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5.51

53

53

全面完成

预期性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30左右

32.5

提前完成

约束性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54

1.24

2.9

提前完成

预期性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0.59

1.5

1.5

全面完成

预期性

科技进步贡献率(%

55

60

60

全面完成

预期性

电力总装机容量(万千瓦)

212

713

515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生态宜居

耕地保有量(万亩)

577.5

稳定

约束性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亩)

486.33

稳定

501.16以上

提前完成

约束性

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公顷/亿元)

108.89

81.67

65

提前完成

约束性

森林发展

森林覆盖率(%

76.2

稳定

76.23

提前完成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1.24

1.6

1.8

提前完成

单位GDP用水量(立方米)

162

140

125

提前完成

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15

15

全面完成

约束性

单位GDP能耗降低(%

[15]

[15.4]

提前完成

约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21]

[21]

全面完成

约束性

主要河流监测断面类以上水质达标率(%

80以上

90.91

95.45

提前完成

约束性

空气质量

中心城区细颗粒(PM2.5)浓度(%

39

35

提前完成

约束性

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2.8

92.8

全面完成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80

85

91

提前完成

约束性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0

85

100

提前完成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

化学需氧量

[4.3]

[7]

提前完成

约束性

氨氮

[3.8]

[12.6]

二氧化硫

[4.42]

[28]

氮氧化物

[7.28]

[7.28]

全市总人口(万人)

960.63

1006

982

提前完成

预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38.6]

[39.59]

提前完成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5001

40264

37031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786

13120

13036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预期性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70.24]

[79.95]

提前完成

约束性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

11.5

约束性

城市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

[6.46]

[11.81]

提前完成

约束性

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

80

91

提前完成

预期性

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3.78

5.2

6

提前完成

预期性

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36

46

46

全面完成

预期性

注册志愿者占国民人口比例(%

6

10

13.04

提前完成

预期性

注:1.共40个指标,[ ]表示累计提高或下降数;

    2.24个指标提前完成、7个指标全面完成、7个指标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受宏观经济下行和疫情等影响,财政总收入受减税降费政策等影响,三产占比受工业基础数据修订等影响,电力总装机容量受国家煤电去产能政策及2016年丰城电厂“11·24”特别重大事故等影响;耕地保有量待土地“三调”公布后确定;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待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后确定。


第二章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我市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支持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我市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重要要求,以及省委五个作表率、省政府三个当仁不让、两个争做排头兵的新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促振兴氛围浓厚,为我市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全球新冠感染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影响等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强,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和回头浪,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层次不高,改革发展稳定任重道远。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我市发展总体上将处于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面向未来,必须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全面、辩证、长远地审视赣州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把赣州未来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区域合作的大战略中来谋划和推动,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三章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突出科技创新、工业倍增升级、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主攻方向,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节点,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增进老区人民福祉、传承红色基因上作表率,纵深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不断开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新局面。

第四章发展目标

展望二三五年,我市将全面建成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市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具有赣州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更加凸显,成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中的门户地位进一步彰显;高标准建成美丽中国赣州样板,生态文明建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法治赣州、平安赣州建设达到更高水平;老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锚定三五年远景目标,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综合实力得到新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经济总量迈上5000亿元台阶、向6000亿元迈进,人均水平与全国、全省差距进一步缩小,经济总量在全国百强城市位次继续前移,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2.5%。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主导产业规模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基本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双向开放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取得更大实效,出口总额突破5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5%左右。

——城市能级实现新跃升。城镇化质量和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人才、资本、科技等发展要素加速集聚。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实现更大突破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I型大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率不断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转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示范区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前列。

——人民生活得到新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6.5%左右、8.5%左右。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全国差距明显缩小,老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五型政府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基层高效协同治理格局基本建成,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处置、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公众安全感达98.7%,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附表2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20

基期值

2025

目标值

年均增长/累计

属性

综合质效

7个)

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3645.2

5500

7.5左右

预期性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6

9

7.5左右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8.2]

7.5左右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2.2]

8.5左右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684.48

2475

8左右

预期性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51.7

52左右

保持稳定

约束性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吨标准煤)

约束性

创新驱动

3个)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5

2.5

[1]

预期性

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9

4.5

[1.6]

预期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30.3

35

[4.7]

预期性

协调发展

3个)

三产比例(%

11.4:38.1:50.5

8:38:54

预期性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84

2.6

[-0.24]

预期性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3

60

[7]

预期性

改革开放

2个)

出口总额(亿元)

420.6

500

2以上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21.66

28

5.5左右

预期性

绿色生态

8个)

耕地保有量(万亩)

确保数量不减、质量提升

约束性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幅(%

约束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15.4]

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15

约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18.35]

约束性

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6.4

约束性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

96.8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76.23

稳定在

76以上

约束性

民生福祉

9个)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7031

50700

6.5左右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036

19600

8.5左右

预期性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0.7]

约束性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

2.6

[0.6]

预期性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5

95.5

[0.5]

预期性

每千人口拥有3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3.5

预期性

人均预期寿命(岁)

77

78

[1]

预期性

公众安全感(%

98.6

98.7

[0.1]

预期性

注:1.共32个指标,[ ]表示五年累计提高或下降数,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十三五”平均增速;

2.约束性指标具体数值按省下达任务执行


第二篇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全面深化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用足用好国家特殊政策,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高质量发展上来。

第一章全面落实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政策

面向新发展阶段,把握新发展机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动政策优势全面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增强振兴发展动能。

第一节完善支持政策体系

牢牢把握国家建立健全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契机,坚持完善政策、创新举措、补齐短板,全面落实国家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力争国家相关部委在支持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红色旅游等重点领域出台配套支持文件。重点争取一批利当前、惠长远、增后劲、影响大的大政策、大平台、大项目,推动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开放合作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持续增强苏区自我造血功能。

第二节加快政策落地转化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系列政策,推动执行西部大开发、财税、投资、金融、人才等重大政策持续深入实施。注重内外兼修,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继续深挖政策红利,进一步细化落实举措,确保政策支持全面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注重先行先试,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在赣南苏区先行先试,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探索路径、作出新贡献。

第二章创新落实对口支援政策

深化拓展政策内涵,加速放大政策效应,全面提升受援实效,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对口支援新格局。

第一节构建对口支援新体系

用好用活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省直机关及有关单位、省内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对口支援赣南苏区政策机制,争取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等领域加大支援力度。探索建立央地产业合作机制,争取中央企业在赣州开展对口帮扶、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在赣州开展振兴赣南苏区服务年活动,推动更多央企进驻、更多央企项目落地。延伸拓展深圳市与寻乌县支援合作,争取国家建立沿海发达地区与赣州市对口合作机制。探索国内双一流大学、特色高水平高校、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共建,以及国内一流医院与赣州重点医院共建医联体或医疗联盟。继续推动省属国资国企开展支援帮扶,扩大合作交流。建立健全干部双向交流机制,梯度选派优秀干部到中央、省直单位及沿海发达地区挂职和跟班学习锻炼。强化团队支援理念,促进联合协同、资源整合。

第二节纵深推进援县促市

立足对口支援县(市、区),着眼苏区振兴发展大局,加快落实对口支援部委出台的配套支持文件。充分发挥挂职干部专业特长、资源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与中央、省对口支援单位沟通联系。把经验成果拓展到全市,延伸对口支援一对一模式,建立市域范围内一对多”“多对多交叉帮扶新格局,更大力度争取上级扶持。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为抓手,促进点、线、面结合,强化促市事项的研究谋划和推动落实,协同挂职干部每年至少牵头推动落实一项促市事项,提高对口支援有效性和针对性,拓展深化援县促市成果。

第三章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

坚持上下联动,强化会议协调、考核督促等机制作用,推动新时代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事项高效落地。

第一节巩固协调推进机制

围绕深化和拓展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政策内涵,聚焦高质量发展节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强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改革开放举措研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储备库。推动国家每年召开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省召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和省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重大事项。

第二节优化考评督促机制

优化完善北上对接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常态化对接,适时组织集中对接攻坚活动,争取推动更多重大政策项目落地。健全落实推进保障机制,统筹推进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督查,适时开展全面系统评估,强化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考核和跟踪问效。


第三篇建设对接融入大湾区桥头堡和省域副中心城市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使命,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和超常规的举措,加快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纵深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区域竞争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第一章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全面对标对表大湾区,坚定不移全方位、全要素对接融入大湾区,主动接受大湾区辐射,借力大湾区发展,聚力打造三区一园

第一节强化与大湾区互联互通

积极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生活圈,加快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形成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空运和水运为支撑的全方位、立体化双向交通大通道。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构建高铁双通道。全面打通面向大湾区的省际高速公路断头路,共同提升省际互联互通水平。加快融入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开通至香港、澳门及东南亚航线。发挥南北水运大通道优势,规划建设赣粤运河,打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加快打通对接融入信息大动脉,推进与大湾区互联宽带扩容,推动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互认。

第二节推进与大湾区产业协作

深度融入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市场规则体系,主动参与大湾区产业延伸和功能拓展,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互补融合。全面对接大湾区世界级制造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配套大湾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和延伸带。实施全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打造粤企入赣等品牌招商活动,加大力度赴大湾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加快建设赣粤产业合作区南康片区、三南片区,探索共建赣粤科技合作试验区。积极引进大湾区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配套产业链水平,打造大湾区产业协作高地和产业转移重要目的地。

第三节实现与大湾区双向开放

深化与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开放合作,提升赣州国际陆港作为盐田港、广州港、蛇口港、大铲湾港的内陆腹地港功能和作用,探索建立沿海内陆组合港新模式,常态化开行深赣欧”“粤赣欧班列,推动共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深水港资源。建立健全与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协商合作长效机制,创新合作机制和运作模式,加快建设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打造湾区老区跨省区域合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典范。持续深化赣州经开区与广州经开区、赣州高新区与深圳高新区、龙南经开区与广州增城经开区开展合作共建,全面推广复制大湾区改革创新经验成果积极接轨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便捷流动,建成大湾区辐射带动内陆地区双向开放的主要支点。

第四节打造大湾区最美后花园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富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适应大湾区消费升级和高端市场需求,努力成为大湾区的文化传承和国情教育培训基地、康养休闲旅游胜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高标准打造瑞金干部学院等一批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鼓励吸引大湾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党员干部以及中小学生到赣州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或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发挥赣粤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动大湾区开展客家文化旅游交流。融入大湾区旅游合作联盟,引进大湾区大型文旅企业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开通赣深(港)旅游专列和大湾区旅游直通车,共同开发高铁和高速公路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对接供大湾区农产品标准,促进农产品产业链深度融入,打造一批面向粤港澳的米袋子”“菜篮子”“果园子基地。

专栏1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工程

(一)立体对接通道工程

铁路通道:建成赣州至深圳高铁,开工瑞金至梅州铁路,规划建设赣州至广州、赣州至韶关等铁路。

公路通道:建成寻乌至龙川、信丰至南雄高速,规划建设寻全西延高速、赣州至安远高速、龙河联络线扩容工程,推进G236、G238、G206、G323、G105、S457等与广东相连的国省道升级改造。

空中通道:稳定运营至广州、深圳、珠海等大湾区主要城市航线,适时开通至香港、澳门和东南亚航线,建设大湾区支线航空基地,争取列为粤港澳备降基地和航空物流中转基地,探索建设大湾区飞行俱乐部、航空器维修中心。

水运通道:规划建设赣粤运河

信息通道:建设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大湾区数据备份中心。

(二)产业协同发展工程

加快建设赣粤产业合作试验区南康片区、“三南”片区,探索共建赣粤科技合作试验区。常态化开展“粤企入赣”活动,每年举办赣州(广州、深圳)经贸旅游文化活动周和推介会、大湾区企业家赣南行等活动,力争每年引进30家以上大湾区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知名民企、行业龙头企业。

(三)对外开放提升工程

建设“赣(州)深(圳)组合港”“赣(州)广(州)组合港”,常态化开行“深赣欧”“粤赣欧”班列、赣州香港货运直通车,推进赣粤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建成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

(四)“后花园”建设工程

建成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分中心、冷链物流中心,每年新增20家以上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稳定开行大湾区旅游直通车,规划建设至大湾区生态旅游走廊。

第二章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

聚焦六个区域性中心建设,加快形成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体量、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力,建设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第一节建强六个区域性中心

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到赣州设立分校或合作办学,建设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学科。建强用好高能级创新平台,创建稀土领域国家实验室、稀土新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培育机构多元、功能完备的综合型金融机构聚集地。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到赣州设立营运中心、转运中心、分拨中心等机构,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物流集散和仓储功能。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组建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打造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引进国内知名养老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康养综合体。

第二节增强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持续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吸引优质产业向赣州转移、要素向赣州集聚、人才向赣州流动,加快打造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板块。加快构建内畅外通立体综合运输网络,打造区域流通效率最高、物流成本最低、服务体系最完善的商贸物流网络。加强与吉安电子信息、抚州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协作,辐射带动省内周边设区市特色发展、联动协同。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大南昌都市圈、海西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板块经贸合作,实现互融共促。

专栏2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工程

(一)“六个区域性中心”提升工程

2025年,力争1所本科院校达“双一流”大学水平,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高标准建设蓉江新区金融商务核心区,引进投资超100亿元物流企业6家以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达3个,市人民医院在全国地级城市综合医院排名进入前30位。

(二)城市发展上规模强能级工程

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4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40万人、GDP占全市比重达45%;力争2个县(市、区)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前十强、3—4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前二十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GDP总量占全省六分之一左右,人均GDP与全国、全省差距进一步缩小。


第四篇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一核一廊多链创新布局,建设创新型赣州。

第一章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优先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引、育、用、留体制机制,制定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建好筑强人才队伍金字塔,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第一节完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

推进苏区之光人才计划,完善人才举荐制度,大力引进帅才型科学家、高技能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专项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培养精英人才或团队,壮大高端人才队伍。深入实施赣才回归工程,推动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深度融合,鼓励赣州籍优秀人才通过总部回迁、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馈等方式回乡创新创业。开展赣商名家成长行动,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培育创投家等复合型人才。实施新时代赣州工匠培育计划,推进技能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全面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推动地校人才供需深度对接,提高赣州籍毕业生和本地大中专毕业生留赣比例。

第二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和机制,探索竞争性人才使用机制。完善职称评聘制度,畅通特殊优秀人才高级职称直接申报渠道。推进院士工作站等引才引智基地建设,建好人才产业园,推广人才、项目、资金、平台一体化配置模式。发挥好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战略咨询委员会、同心圆智库等作用,加强新型智库和研发平台建设,建好赣州智研院,建立主导产业首席科学家制度。实施人才温暖关爱工程,探索设立人才疗养基地,打造以人才为主题的城市人才地标。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尽职免责机制,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专栏3重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工程

(一)“苏区之光”人才计划

2025年,面向市外新引进100名(个)高端人才或团队,面向市内新培养200名(个)精英人才或团队。

(二)“赣才回归”工程

2025年,实现500名赣州籍优秀人才回赣州投资创业、50万名产业工人回归就业或创业。

(三)“赣商名家”成长行动

2025年,依托高校、培训机构等建立多层次企业家培训基地,培训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家200名,加大青年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培训力度。

(四)“赣州工匠”培育计划

2025年,建设2个国家级、2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2个国家级、5个省级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从事技能工作的劳动者达150万人,职业技能年培训规模达20万人次以上,技工院校年培养技能人才达1.2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0%以上。

第二章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建好用好高端创新研发平台,突破提升核心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

第一节建设高端创新研发平台

大力推进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建设,建成集创新研究、成果应用、人才培养一体的新型国际研发平台,争取院地联合设立产业研究院。建设赣州科技创新走廊,加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链。实施国家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工程,推进赣州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稀金科创城、中国稀金谷中科产业育成中心、启迪科技城、国家高层次人才科创园等建设,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水平,推动更多国家级大院大所落地赣州。加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培育、整合和创建,推动市级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和乡镇试点。

第二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强化重大科技攻关,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积极承接国家、省基础科学研究任务,聚焦产业链急用先行项目,力争在新材料、医药技术等领域攻克若干共性基础技术,形成一批填补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空白的重大成果。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提升科技赋能能力,推广运用择优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试验首席科学家制度,形成一批专利产品群和高价值专利组合,突破一批产业创新短板和难点。

第三节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在职或离岗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驻市和市属高校服务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的能力,鼓励企业大力推进三个转化,完善赣州科技大市场,举办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赣州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在线对接、高校科技成果对接等活动,构建线上线下科技成果对接机制,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创新成果属地转化率。

专栏4核心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一)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建设工程

2025年,人员规模达1000人,设立基础研究学科10门,孵化关键核心技术100项,开发技术研究产品200件。

(二)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工程

2025年,新增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0个省重点实验室、20个省技术创新中心、20家以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三)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

2025年,聚焦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医药食品等领域部署6个创新链,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组建20个左右科技创新协同体。

(四)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工程

2025年,建立线上线下互联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项,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机构1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0亿元。

(五)专利突破工程

2025年,力争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0%,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25家。

第三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实施企业研发攻坚行动,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第一节实施企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

鼓励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提升有研发活动企业覆盖面。落实企业研发活动优惠政策,扩大三首示范应用,探索首购首用风险补偿制度。建立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提升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落实国有企业技术开发投入视同利润的鼓励政策。

第二节培育科技型企业

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形成以大企业为引领支撑,中小微企业为创新重要发源地的融通创新格局。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并购重组、委托研发和购买知识产权等方式,整合利用创新资源,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行动,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开展分布式、网络化创新,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和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

第四章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知识、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营造更加优越的创新创业生态。

第一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清理妨碍创新的制度规定和行业标准,建立更加弹性包容的创新技术准入和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坚决破除科技人才评价四唯。重点推进赣南科学院、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改革创新,在科研方面给予更大自主权。建立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健全市县联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加大对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完善科技创新治理,推动科技管理体系、科技决策机制再造。完善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加强科技伦理监管。

第二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施创客专项计划,推动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创新创业,鼓励微创新、微创业和小发明、小改进,深层次激发社会创造力。加强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等建设,探索异地孵化模式,构建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孵化链条,打造升级版双创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持续开展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新创业、社会支持创新创业、大众勇于创新创业的新机制和新氛围。

第三节优化创新要素配置

全面优化资本、知识、技术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事业部,推广科贷通”“赣知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推动更多科技企业上市。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建设中国(赣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法院、维权援助工作站,搭建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服务平台,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专栏5创新创业生态优化行动

(一)企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

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5%以上,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

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以上;省级独角兽企业达12家、瞪羚企业达5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000家。

(三)升级版双创平台建设工程

2025年,打造10个以上示范性创业园和1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品牌,新增6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

(四)金融支持创新行动

2025年,成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9家,力争“科贷通”“赣知贷”年办理金额分别达3亿元、4亿元。


第五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系统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质效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章推动工业倍增升级

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施产业集群提能升级计划,促进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推动四链相互作用、融合发展。

第一节实施产业集群提能升级工程

全力推动现代家居产业集群产值倍增至5000亿元,打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纺织服装、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产业52000亿级产业集群,新型建材、化工等若干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持续推进“1+5+N”重点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现代家居产业。全力建设现代家居城,重点深耕泛家居产业链,推动传统家具向家装、电器及相关设备制造等领域拓展,走家具家电家装融合发展之路。做强南康家具区域品牌,加快产业智能化、品牌化、个性化定制转型,实现由制造智造提档升级,打造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实木家具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建设赣州电子信息产业带,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芯屏端网融合发展,聚焦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功率芯片、消费类电子等细分领域与产业链条,建设泛珠三角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

有色金属产业。高标准建设中国稀金谷,有序推动稀土矿山复产,大力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应用,加快稀土、钨及铜、钴、锡等其他有色金属产业链向后端延伸,提升中重稀土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级永磁变速器及永磁电机生产基地,将稀土钨等有色金属产业优势转化为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核心利益的战略优势,巩固提升钨产品世界级主产区地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稀土钨等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建设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带,完善信息化平台、面辅料、服装设计、水洗产业园、服装专业市场等产业配套,建成省级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质检中心,积极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品牌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打造全国知名的纺织服装优质智造基地。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培育壮大整车及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做强做优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构建整车零部件研发检测汽车文化全产业链条,提升赣州整车企业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发展充电桩设备研发及制造产业,发展光伏、太阳能、风力、生物质发电、氢能源等清洁能源产业链。

医药食品产业。以青峰药谷为主平台,大力发展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公共防护类产业,积极招引优质医疗企业落户,推进药品研发生产向种植、医疗服务及康养延伸拓展,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基地。加快构建富硒食品工业体系,重点发展粮油、水产、畜禽、休闲食品、果品、功能食品等特色食品,打响赣南绿茶、赣南茶油等系列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的健康食品加工基地。

新型建材产业。提升水泥及其制品、玻纤建材、建筑陶瓷制品品质,开发推广非金属新材料、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等新型绿色建材,加快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打造南方重要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化工产业。着力发展含氟新材料及氟盐化工终端应用产业,优先发展高端无机氟产品和氟精细化学品,配套发展高端盐化工产业,打造南方含氟新材料产品重要供应基地。

专栏6重点产业规模倍增工程

(一)现代家居产业

加快建设家居产业智联网、共享智能备料中心、共享喷涂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线上销售中心、国际木材集散中心“一网五中心”等重大项目,创建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国家级家居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现代家居研发生产基地、进口木材和家居交易集散中心。到2025年,现代家居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0亿元。

(二)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推进赣州经开区、信丰县、龙南市、章贡区、南康区、安远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为依托的赣州电子信息产业带建设,加快建设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光电显示模组、视听设备、通信设备、芯片制造等重大项目,推动专用设备产业发展。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

(三)有色金属产业

做大做强中国南方稀土集团,建设高端磁材、催化剂、电机、独居石综合利用、硬质合金及刀钻具等重大项目,建设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打造中国稀金谷永磁电机产业园、赣州(龙南)发光材料及稀土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赣州钨与稀土火炬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赣县区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余县钨及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崇义县硬质合金应用材料产业基地等。到2025年,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

(四)纺织服装产业

加快于都县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宁都县童装智造产业园、石城县鞋服产业园、瑞金市运动休闲服装产业园兴国县纺织服装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打造服装交易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时尚发布中心等产业平台,完善产业配套。到2025年,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

(五)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

加快建设120G锂电池生产基地、赣州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大余县赣粤汽车配套产业园、龙南市锂电子电池材料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等重大项目,做大做强新能源整车企业,补齐锂、钴、三元前驱体等材料领域及电池、电机、电控关键配套,争取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打造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

(六)医药食品产业

加快章贡区南方区域性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和高端仿制药、创新药产业基地、会昌县中成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建设全省重大公共卫生防护类产业生产基地。加快建设脐橙保健酒、维生素饮料、营养保健果醋、白莲精深加工、食品添加剂及香精香料、葡萄酒生产加工等项目,推进石城县省级绿色食品(白莲)产业基地、瑞金市食品医药科技园等建设。到2025年,医药食品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

(七)新型建材产业

加快上犹县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寻乌县陶瓷材料、石城县硅产业基地以及于都县、章贡区装配式建筑特色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玻纤等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提质升级,推广新型墙体、机制砂、骨料等绿色建材产品。到2025年,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

(八)化工产业

推进会昌县新材料产业基地、定南县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以及赣县区、信丰县等化工产业集中区提档升级,加快氟代锂盐、氟聚合物、氟制冷剂、含氟中间体、氟新材料、精细化工、高分子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到2025年,化工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

第二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抢抓前沿领域发展制高点,紧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通航及北斗应用等产业,超前布局前沿科技和产业化运用。实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推进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试点企业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省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开展两业融合发展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研究。

第二章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改革创新、集聚集约,深入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加快开发区提能、提质、提效。

第一节推动开发区提质升级

引导开发区聚焦产业倍增升级,深入推进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质量效益高、产业关联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提升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深入实施节地增效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善标准地制度,完善以亩均产出为导向的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分类处置僵尸企业”“僵尸项目,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深入实施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提升开发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培育一批数字开发区。

第二节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科学合理规划园区功能分区,推动开发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技术创新、人力培训、检验检测等功能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新九通一平,统筹推进园区和城镇布局和建设。严格建设项目及产业准入门槛,加强对用地开发强度、土地投资强度等用地指标的整体控制。构建大园区小城市公共服务网络,有序推进章贡高新区、信丰高新区、于都工业园、会昌工业园等符合条件的开发区扩区调区升级或整合,推动位于中心城区、工业比重较低的开发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

第三节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开发区投资管理体制,充分赋予开发区更多的投资管理自主权。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开发区考评结果与绩效挂钩动态调整机制。深化建设运营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基金运营模式和开发区主题产业园建设模式。理顺开发区与行政区权责关系,完善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建立健全开发区赋权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容错纠错制度体系,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示范。

专栏7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工程

(一)“5020”升级版工程

瞄准国内首位产业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及其配套企业,提升项目引进质量和层次,在完成“5020”目标任务基础上,力争每年引进实施5个以上超百亿项目。

(二)开发区“百千万”工程

2025年,打造23个营收超500亿元开发区,国家级园区营收全部超千亿元,全市开发区营收超万亿元,开发区首位产业集聚度达65%以上。

(三)“节地增效”工程

2025年,标准厂房入驻率达80%以上,开发区亩均营业收入达500万元、利润达40万元,新增投资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450万元/亩。

第三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一江两岸三片区革命老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和赣深数字经济走廊,建设数字产业化发展核心引领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探索革命老区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样板。

第一节打造特色数字经济产业

坚持龙头带动、生态培育、需求牵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聚焦区块链+AI、信创网安、北斗时空大数据等,培育壮大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信创、移动物联网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北斗等前沿新兴产业,推进5G规模商用和应用示范,建设国家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区块链+AI产业。加快赣州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建设,做实做强做大赣州链,开展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侧链与跨链、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机器学习等核心技术攻关,深化区块链+”“AI+”融合应用工程,拓展更多特色应用场景,抢占全国区块链第一方阵,打造全球区块链大会品牌,创建全国区块链+”标杆城市。

信创产业。将符合信创要求作为各类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前置条件,聚焦信创网安,引进一批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软件开发、终端制造、信息安全等企业和项目,支持江西信息安全产业园发展升级和信息安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国家中部地区信息安全产业高地、全省信创云计算中心。

北斗产业。建设赣州数创智联产业园,设立北斗产业研究院、时空大数据应用研究院等平台,引进培育北斗终端制造、位置服务、软件开发等重点产业,在通航、旅游、生态水利、智慧市政等领域实现重点场景应用,打造以北斗为支撑的时空大数据产业基地。

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加快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强化数据采集、存储、挖掘、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一批自主创新大数据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应用,推进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模式融合发展。

移动物联网产业。积极构建集传感器、终端研发制造、系统集成、示范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打造一批应用品牌,建设移动物联网特色产业集群和应用功能区。

第二节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深入开展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一批升级版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构建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引进培育一批重点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综合节点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实施共享制造培育工程,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探索建设专业化、跨区域、综合性共享制造平台。实施数字农业建设工程,支持在大棚蔬菜、脐橙、畜禽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智能技术应用试点,建设一批农业数字化基地。实施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工程,促进线上线下资源有效整合和应用,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应用,推动家具、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第三节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推进生活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赣州城市大脑,打造市级统筹部署、市县共建共享的新型智慧城市平台。拓展生活及公共服务领域互联网+”应用,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新零售等新业态,推广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培育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新领域,打造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建设高水平直播、短视频和电子竞技基地,积极培育微经济。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打造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探索建立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健全数字经济领域监管制度体系,加快构建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政务信息安全和用户安全为重点的多层次数字经济安全保障体系。

专栏8数字经济发展工程

(一)赣深数字经济走廊建设工程

推进章贡区赣州数字经济产业园、赣县区中国稀土大数据中心、南康区现代家居大数据中心、蓉江新区赣州大数据产业园、赣州经开区区块链技术产业园、信丰县5G产业园、龙南市5G智能科技园、全南县5G智能产业园等建设,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35%以上。

(二)区块链+AI产业培育工程

推进赣州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建设,支持赣州智研院建设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平台,做大做强“赣州链”,建设“家具链”“长征链”“脐橙链”等应用场景,搭建人工智能实训基地。到2025年,在全国打响区块链+AI品牌,打造20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区块链+AI产业集群规模突破300亿元。

(三)信创产业培育工程

加快章贡区省级信息安全产业园建设,建成辐射全国的信创产业研发、制造、适配、集成和服务基地,信创产业发展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到2025年,信创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50亿元。

(四)北斗产业培育工程

赣州数创智联科技产业园建设,推动北斗应用、物联网、时空大数据、数字孪生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应用,搭建12个北斗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北斗产业基地。到2025年,北斗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亿元

(五)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培育工程

加快蓉江新区赣州大数据产业园与数字诚信应用体系建设,引进培育数据采集、存储、挖掘、交易、安全等新型数据服务模式和企业,研发推广大数据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应用。到2025年,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亿元。

(六)移动物联网产业培育工程

加快章贡区软件物联产业园建设,培育物联网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基础元器件等产业集群,在智能消防、智慧路灯、智慧旅游等领域打造应用品牌。2025年,移动物联网产业集群规模突破400亿元。

(七)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综合节点应用服务平台、江西信息安全产业园工控安全平台等项目建设,打造自主可控云、政务云、政法云、社保云、工业云、农业云、交通云、教育云、旅游云等特色主干云。到2025年,累计推动1万家中小企业上云,培育20家上云标杆企业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

第四章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

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和扩大消费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高端化、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第一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从设计、生产到营销的全业务流程融合,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现代金融。推动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小微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建设普惠金融智慧服务平台。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推进赣州银行上市融资,做做强地方法人机构,申报设立瑞金证券、瑞京基金、瑞京人寿推动金融机构下沉、延伸,规范发展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支持市金控集团打造全牌照经营的类金融平台、类投行平台支持金融中介机构加快发展。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计划,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引导企业有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等模式创新,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现代物流。加快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提升物流业智慧化、科技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共享物流、应急物流等新业态,提升流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引进或鼓励企业创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等电商业态,推动特色产品拓展电商市场,打造一批品质电商、品牌电商。

务外包。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研发、各类软件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服务外包产业,拓展高端服务外包市场,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业务规模,积极创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环保服务、人力资源、商务咨询、现代会展、售后服务等其他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倍增升级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撑。

第二节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模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产品和业态创新,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文化旅游。围绕一核三区三游线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强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丰富红色、宋城、客家、阳明四大文化品牌内涵,打造高品质旅游线路和高等级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格局由景区景点开发向景区、城市、乡村发展全面统筹转变,全面提升旅游产品供给力、要素聚集力和品牌影响力,建设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

健康养老。依托中医药、山水、温泉、森林等资源和生态优势,规划建设大上崇、会寻安等康养产业区,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康养、温泉康养等业态,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健康管理、健康文化、健康旅游等融合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康养产业,培育一批特色康养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形成一批康养综合体,打造全国知名的康养基地。

贸服务。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培育和打造一批城市商圈、商贸综合体、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完善社区商贸和乡镇商贸体系。推进住宿餐饮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发展绿色饭店、特色餐饮、农家乐、中央厨房、无接触式配送、客栈民宿等服务业态,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酒店和餐饮品牌。

家政服务。健全城乡居民家服务体系,规范发展社区服务、育幼托幼、病患陪护等服务,鼓励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积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家政服务新业态,推进家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推动物业服务、法律服务、体育服务、教育培训、房地产等其他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多层次需求。

第三节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

快服务业沿产业链向制造业拓展,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制造,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和服务业集聚区。注重服务业品牌培育,形成一批服务业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集聚区。强化服务业发展政策扶持,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专栏9服务业扩容提质工程

(一)现代金融

快建设蓉江新区金融商务核心区、数字金融产业园,打造普惠金融示范区(赣州市金融商务中心),做大赣州苏区振兴并购基金园。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5%,境内外上市企业达23家。

(二)现代物流

建设赣州国际木材集散中心、中国南方稀有金属贸易集散中心、南康区冷链产业园二期、信丰县综合物流园、崇义县智慧物流产业园、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于都)现代综合物流保障中心等重点项目。到2025年,建设3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80家,社会物流总额达18000亿元,物流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2%以内。

(三)电子商务

实施一批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项目,建成一批电商直播及兴农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一批仓配一体智能云仓,扶持一批夜经济网红街区,培养一批网红达人。到2025年,力争网络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

(四)服务外包

设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一批服务外包集聚区,引进一批服务外包企业,打造一批服务外包公共平台。到2025年,力争服务外包企业突破1500家,服务外包在岸、离岸执行额分别达5、2亿美元。

(五)文化旅游

围绕“一核三区三游线”,推进三百山、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丫山、阳明湖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深入推进民宿高质量发展行动,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到2025年,力争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7亿人次、总收入达1800亿元。

(六)商贸服务

划建设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全面完成县乡老旧农贸市场改造,实施城乡配送物流网络提升工程、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到2025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00家以上,力争新增城市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各40个以上,培育2家年营业额亿元以上餐饮龙头企业,四星级酒店达50个以上。

(七)健康养老

实施全南县智养谷、上犹县南湖康养度假区、崇义县阳明康养中心、南康区康养中心、定南县岭南康养谷、章贡区官园里康养园等特色健康养老重点项目,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后花园

(八)家政服务

实施家政服务业公共平台、公益性信息网络平台、示范中心建设和企业标准化创建等工程。到2025年,新增2个家政服务业龙头企业、100个家政服务社区示范点。


第六篇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促进投资与消费协调互动,提升赣州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

第一章打造投资强引擎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发展的主旋律,把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先手棋,持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第一节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打好项目大会战,聚焦两新一重,加快实施一批战略性、区域性、引领性的重大工程。实施头部企业重点招商和产业链整体承接工程,促进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库,动态完善在建、新开、储备三个清单,形成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度滚动发展格局。优化重大项目服务,强化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统筹和保障。

第二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多渠道、全领域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投资规模有力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保持政府投资合理增速,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完善鼓励社会投资政策体系,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持续扩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投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社会投资与政府投资协同联动,引导资金投向供需两端受益、具有乘数效益的领域,让更多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优良资产、产业投资形成实体企业、民生投资形成消费潜力。

第三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民间投资准入、审批、事中事后监管、信用约束等机制,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竞争平等的投资环境。推进投资审批提质增效改革,优化再造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加快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统一,全面推广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六多合一集成式审批改革。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投入两新一重和补短板重大项目、推动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型增长机制。探索市县投融资新模式,一体化推进存量债务化解、融资平台转型、优质资产盘活和市场化融资,深化政银企社良性互动。规范政府投资决策,建立政府投资正面清单,强化绩效评估,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章全面促进消费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激活潜在消费,构建多元融合消费业态,打造国家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

第一节提升供给质量

坚持质量强市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全面提升赣州制造”“赣州服务质量,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发展品牌经济,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进标准化建设,健全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大力培育团体标准,推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推动在现代家居、稀土钨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食品等领域培育一批标准领跑者


第二节激发消费需求

大力培育新一代消费热点,深入实施商贸、文化、体育、休闲、度假消费升级行动,加快实物消费、服务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汽车消费政策稳住汽车消费,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实施客家菜品牌提升行动,打响赣南客家菜品牌。办好家具博览会、服装展销节、脐橙节、旅游文化节、客家美食节等节会活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实施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在线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双向提速,鼓励实体商业借助新技术或第三方平台拓展线上销售、直播卖货、社群营销、云逛街、云展销等新模式。创新无接触消费模式,发展智慧商圈街区、智能商超小店、线上餐厅宾馆等新零售业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第三节优化消费环境

建设多层次消费平台,提升中心城区高端消费产业链,高标准打造一批现代商圈、特色步行街、商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繁荣发展夜间经济,规范发展地摊经济,提升城市消费加强县级和村镇消费区梯队建设,支持知名品牌连锁商业企业进县城,加快建设一批县乡商超、农贸市场和城乡融合新型消费网络节点,扩大乡村消费。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消费,丰富消费品境内购物选择。开展放心消费在赣州行动,建立健全消费追溯体系,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完善消费投诉举报维权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建立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消费后评价制度。

第三章畅通经济循环

全方位融入国内大循环,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第一节融入国内大循环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与国内大市场融合,完善主导产业及首位产业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分散化、多样化、多元化可供体系。深化与沿海地区交流互动,促进老区产品与沿海市场、老区资源与沿海资本、老区制造与沿海创造、老区基地与沿海总部对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构建全链条高效现代流通体系,完善流通网络基础设施,推进流通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流通体系运行效率。破除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流通障碍,推动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降低各环节交易成本,创造国内高效大循环的赣州速度

第二节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多层次口岸平台优势,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全面对接国际国内市场规则,衔接内外贸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优化外贸企业经营环境,培育一批生产型出口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稀土钨新材料、家具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跨国发展,设立境外资源合作基地、海外仓,开展投资并购业务,建立境外营销渠道,努力进入国际产业分工关键环节。举办参与多品系国际交易博览会,打造更多国际性、特色化经贸交流展会平台。


第七篇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营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第一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市场主体,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第一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持续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深入实施非公经济上台阶行动。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救助纾困机制。健全政企沟通长效机制,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打造惠企政策直通车。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壁垒,支持非公有制资本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良好氛围。

第二节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创新行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国企激励机制和工资决定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基金。推进市属国有独资、控股企业交叉持股,债权转股权和资本证券化,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降低资产负债率。完善央地企业合资合作机制,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第三节稳定发展新型市场主体

对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大对新型市场主体的政策引导、支持和保障力度,简化互联网平台企业设立手续,放宽电子商务类平台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拓展新型市场主体业务空间,增加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领域新业态应用场景供给。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清理和规范制约新型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等事项,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和服务,加快平台经济参与者合规化进程。

第二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一节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推进要素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丰富产业用地供应方式,完善标准地制度。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支持中小银行、农商行、村镇银行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节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破除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及隐性壁垒,健全投诉举报和处理回应机制,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信息公开机制、市场准入评估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

第三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施信用惠民便企信易+”工程,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市场信用环境。强化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完善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功能,为社会提供基础性、公共性、便利化信用记录查询服务。完善失信记录和披露制度,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依法依规对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进行在线披露和共享,加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完善信用承诺与信用修复机制,提高信用修复效率。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拓展信用服务产品在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市场交易中的应用。

第三章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全力建设五型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创建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地市。

第一节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组织架构,提升政务服务承接能力。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数字政务一体化提档升级,推行链上政务、智能审批、智慧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一次不跑、全程网办,打造政务服务智能之城”“秒办之城建立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制度,开设线上线下企业服务专区,建设全产业链审批服务示范区,推行企业入赣无差别办事体验。探索设立优化营商环境咨询委员会,持续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升“12345”政府热线平台业务承载能力,深化大众评公务动。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第二节构建现代财税制度

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构建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合理划分市县政府之间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形成稳定的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增强重大战略任务和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落实财政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培植壮大地方财源。深化征管体制改革,落实税收制度改革各项举措。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合理确定政府债务规模,严禁以各种名义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

第三节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严格执行政府定价目录,改进政府定价机制,完善政府定价过程中的成本监审、价格听证、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审议等制度。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坚持民生优先,全力做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加大政府价格调控管理力度,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强化价格监测预警,提高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应急处置能力。做好要素价格调查、价格公示、价格信息发布、价格认定等工作,提升价格服务水平。

专栏10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工程

(一)政务服务提升工程

建设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自助服务、数字政务一体化、效能监督、公共资源交易等功能的市民中心,提升县级政务服务大厅、乡镇(街道)便民中心和村居(社区)服务站点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二)审批效率提升工程

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和投资建设项目便利度,建立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制度,深化“一件事一链办”“全产业放权”,持续开展“三减”行动,升级政务服务“好差评”、“12345”政府热线系统平台。

(三)数字政务提升工程

持续升级“赣服通”赣州分厅,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动自助政务进园区、进社区、进商超;建设“赣州数字政务中台”,推进数字政务一体化;建设“AI政务”智能审批平台、“无证办”大厅,实现“无感审批、智能审批”。


第八篇高水平推进内陆开放先行

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推进内陆开放先行先试,构建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开放新格局。

第一章加强对外开放合作

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合作相结合,扩大开放领域,丰富开放内涵,提升开放平台,成为全省对外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第一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推进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融合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等经贸合作。全面推进陆海空网立体丝路通道建设,加强与重点发运城市在中欧班列、区域货源集并等领域对接协作,加快培育双向开行塔什干、莫斯科、汉堡等集散中心赣欧班列精品线路,推动一带一路进境粮谷产业园建设。鼓励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合作,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并购,促进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集群式走出去

第二节深化区域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海西经济区建设,加强与重点经济区域和先进地区合作交流。推动与大湾区及东部沿海港口融合发展,合作共建沿海内陆组合港。加强与广州、深圳等城市合作,探索共建跨省区集群式产业链合作园区。加快推进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赣州产业园等平台建设,积极承接大湾区、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深化与大湾区企业、商(协)会等交流合作,定期举办双边或多边经贸、文化、旅游、产业交流活动。

第三节推进开放合作载体建设

推进赣州、龙南、瑞金经开区和赣州高新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主战场作用。加强赣州综合保税区建设管理,提高龙南保税物流中心运营水平,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放发展。建设赣州国际陆港一类口岸,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进中国(赣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开展多业态跨境电商进出口,做大主导产业B2BB2C跨境电商出口总量,打造区域性跨境商品集聚中心。健全各类开放平台,申报建设进境粮食、冰鲜水产品、水果等指定监管场地,创建赣州(国际)木材交易平台、中国(赣州)脐橙交易平台。主动对接沿海发达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以合作共建、托管建设等多种模式发展飞地经济

专栏11开放大平台提升工程

(一)内陆口岸平台提升工程

完善赣州国际陆港,瑞金市、定南县、龙南市铁路集装箱场站,龙南保税物流中心功能,设立定南保税物流中心,推动赣州黄金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建设空港产业园,支持依托兴泉铁路建设兴国赣闽无水港。

(二)综合保税平台培育工程

以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国际陆港、龙南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推进赣州综合保税区打造成为产业依托型保税区,支持赣州国际陆港申报建设保税区,争创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赣州片区。

(三)产业合作平台深化工程

开展“双飞地”跨区域合作,鼓励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开发区与沿海和境外合作共建“飞地经济”园区,重点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合作产业园区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四)经贸交流平台拓展工程

办好家具、服装、脐橙等产业博览会,积极参与进博会、中博会、泛珠会、世界绿发会、世界赣商大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到2025年,市本级直属商会达60个,异地、行业、区域、乡镇等商会组织达500个。

第二章推进内陆开放先行先试

推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赣州片区建设,深化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立体开放体系。

第一节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复制推广国家自贸区和海南自贸港经验,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其它主要自贸试验区贸易单一窗口对接,实现物流、通关、外汇、税收、金融等全环节作业最优,建成具备监管服务的功能平台。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设立国际投资单一窗口,试行极简审批、准入承诺即入制

第二节推动货物资源高效流动

鼓励进出口货物在赣州集疏,降低进出口企业运输成本。推动货物出入境与沿海同效率通关,建立进口货物提前(在途)申报、货到验放、快速通行的监管模式,实现货物贸易7×24小时通关,实现赣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货物自由流转。探索建设数字化综合保税区,深入开展无纸化通关、不见面审批、货主不到场查验等试点,进一步简化优化货物通关查验等流程。争取率先开展铁路市场改革综合试点,推行大宗货物一口价运输。落实国家物流、口岸减税降费政策,规范港口、集装箱堆场、查验场站、中介代理等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

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开放合作的新体制、新模式、新路径,主动引入国际标准、国际规则、国际标识,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发展本地新型认证标准体系,推动与发达地区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对接。联合发达地区重点城市开展特色产品品质和标志互认,向符合标准的特色产品颁发相应等级证书,推动动植物产品检验检疫互认。健全开放型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维护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

第三章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发挥国家物流枢纽资源集聚和区域辐射功能,构建科学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体系。

第一节构建立体化物流运行体系

进赣州国际陆港集疏运体系建设,实现赣州国际陆港与赣州综合保税区、航空港、高铁站等其它功能区域的快速连接,加快形成联通内外的物流设施网络,构建高效便捷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加快建设航空、铁路等口岸,申报开通国际航空货运,建设国际货运监管场所、国际邮(快)件监管区、赣州空港产业园,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中心。提升铁路货运服务功能,建设高铁快运基地。推动高铁快运专线连接至赣州空港产业园,打造空铁路海国际货运一站式集散平台。推进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公铁海空立体物流运作体系。实施示范物流园区工程,提升物流园区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建设区域性大型综合物流基地。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健全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推动跨区域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全国物流结算中心。

第二节完善物流枢纽联动发展格局

整合提升各类口岸平台资源,加快赣州国际陆港与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赣州水运码头、高铁货运码头等一体化发展,推动瑞金陆路口岸作业区发展铁海联运,提高龙南保税物流中心运营能力与效率,支持定南陆路口岸作业区建设赣粤边际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构建一核多点的国家物流枢纽发展布局。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提升物流枢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第三节对接融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

动多口岸直通、多品种运营、多方式联运,加强与国内成都、重庆、西安、郑州等内陆港的陆路联运,扩大与广州港、厦门港、宁波港等沿海港口的铁海联运,打造公铁、铁水、空铁等多式联运港口,实现货物中转与进出口报关的无缝对接,建设连接东南沿海与中部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国际货物集散地。

专栏12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工程

(一)集疏运体系建设工程

强化赣州国际陆港内部通道以及港内与港外连接线、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赣州国际陆港微循环项目、长丰大道、和谐大道南康段、赣州国际陆港至赣州综合保税区快速路等项目建设,推动高铁快运专线连接至赣州空港产业园,完善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等路网工程。

(二)多式联运转运工程

建设赣州国际陆港物流仓储及配套、公铁海联运仓储物流项目,赣州国际陆港站铁路三期和定南港扩建工程,货运甩挂中心、高速互通工程、集装箱外堆场、城市配送中心、赣州港(五云作业区)物流仓储及配套设施、高铁货运产业园等项目,完善公铁联运、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基础设施。

(三)通关保税工程

重点推进赣州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区、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小汽车功能中心、中国(赣州)跨境电商产业园、赣州空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实现保税货物高效快捷通关和转运。


第九篇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

强化主体功能区战略指引,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第一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加快构建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第一节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提升城市化地区高效率集聚人口和经济要素的能力。加强城市空间统筹,重点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打造高度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的赣南都市区。构建四屏、三区、源、多廊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南方丘陵山地重要生态屏障。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空间,提高农产品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完善一主两副三次、两主三副五轴的城镇空间格局,促进多中心、网格化、组团式发展。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细分政策单元建立完善引导和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税、产业、投资、环保、土地等政策体系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空间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

第二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

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高质量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划定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以三条控制线为基本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二章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优化一核五区区域发展格局,增强区域发展合力,推动河东片和河西片协同发展,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板块支撑和动力系统。

第一节强化中心城区核心引领

加快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高标准建设蓉江新区、高铁新区和水东片区,突出抓好一廊五个重点区域建设,纵深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错位互补、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完善以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为主体的立体交通路网,加快建设四横六纵城市快速路,谋划推进轨道交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构建中心城区半小时出行交通圈。健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区域整合和同城化步伐,适时推进上犹撤县设区、信丰撤县设市,进一步拉开框架壮大规模,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市都市圈。

第二节加速五大区域板块崛起

顺应自然区位和发展沿革,注重向心集聚和错位发展,打造特色鲜明、活力迸发区域支撑板块。

推动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突破发展。用足用好试验区特殊政策,巩固提升振兴发展成果,加速壮大试验区整体实力,增强对河东片区带动作用。提升红色旅游业发展规模和层次,打造赣南苏区红色旅游核心圈。推进快速交通走廊建设和首位产业发展,完善一区五园协同发展机制,建成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区域乡村振兴先行区、南方丘陵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促进三南一体化协同发展。树牢三南一盘棋思维,以三南快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推动三南示范园等产业平台建设突破,加快三南园区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成果共享机制,做到统一谋划、总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高效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等产业转移,稳步推进三南基础设施、城镇体系、文化旅游和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发展,显著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加快会寻安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生态发展战略,推动生态农业品牌化、制造业绿色智能化、生态旅游全域精品化。全面推广废弃矿山三同治”“河权到户和林权抵押改革模式。突出保护治理联防联控,持续推进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生态长廊,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示范样板、东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试验区和赣粤闽边绿色发展先行区。

推进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转型升级。充分利用森林、湿地、水域等绿色生态潜力,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和全域康养发展战略,串联构建一廊三园幸福产业发展格局。创新生态幸福产业新业态发展模式,促进幸福产业由传统的汗水型经济向生态高品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生态旅游公路建设,推进幸福产业长廊形成规模,延伸幸福产业链条,打造幸福产业高质量聚集发展样板和共建共享的幸福高地。

推动信丰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开放合作、能源保障、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等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加速释放发展潜力,成为竞争力强、创新力高、影响力大的区域发展标杆城市,打造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第三节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立足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创新合作机制,推动河东片和河西片协同发展。依托京港(台)、厦渝两大高铁通道及日益完善的高铁网络,强化十字型生产力布局主骨架,串联支撑一核五区区域发展格局,加速资源集聚、要素流动、动能积蓄,打造核极聚集、轴线拓展、全域辐射的高铁经济带。鼓励不同区域主体建立联合招商、共同开发、利税共享的产业合作发展机制,推动区域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等协调联动发展。加快市场一体化发展,坚决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

第三章因地制宜做强县域经济

立足县域资源、区域、产业等优势,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第一节壮大县域特色经济

按照培育主导产业、强化龙头带动、做大产业集群、发展特色经济思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每个县(市、区)主攻12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园区特色化、专业化、绿色化提档升级,加速形成一县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不断向特色化、规模化、板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批产业旺、活力足、生态美的县域经济强县

第二节强化县域协同协作

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区域性生产和生活服务中心,带动赣州东部和南部城镇群整体发展。鼓励开展跨省县域合作,加大对外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支持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园。坚持错位发展,强化县域间产业协作配套,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避免同质同构竞争,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相互促进、竞相发展的县域发展新局面。

第三节大力发展小城镇

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支持城市周边小城镇通过规划独立城市组团、整体纳入中心城市等多种方式融入城市圈发展。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扩大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稳妥推进乡村撤并和村改居。以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引领,推进乡镇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圩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培植壮大村镇特色产业。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完善规范纠偏、典型引路、服务支撑机制,培育精品特色小镇。开展现代商贸特色镇和商贸发展示范村建设,争取商贸强镇国家试点。支持少数民族集聚区发展,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镇。

第四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中心城区县城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实力城区、活力县城、魅力乡镇、美丽乡村。

第一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要求,深入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城市更新行动,高品位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绿色生态城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全面推行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建好城市标志性地段、景观、建筑,打造城市新客厅。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智慧化,加快建设完整社区,支持县(市、区)开展文明、卫生、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注重战略留白,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问题预留空间,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治理。

第二节重塑新型城乡关系

推动构建城乡共融、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一体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员覆盖、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因地制宜探索城乡产业融合形式,推动城市制造业产业链与乡村农业产业链融合,促进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入乡创新创业,促进更多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

第三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以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和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农村就地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为重点,优化以实际居住为依据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鼓励以居住证为载体向未落户人口提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及办事便利,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专栏13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

(一)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工程

增城市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日、管网800公里,城市道路面积500万平方米,城镇排水管网500公里,城镇污水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日,城镇公共停车位8000个,城镇建成区绿化面积2000公顷,实现50%以上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二)完整社区建设工程

建设有综合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外观整治、公园绿地、道路建设、市政管理、环境卫生均达标的完整社区100个以上。其中,中心城区五区分别建设10个以上,其它县(市)各建设3个以上。

(三)示范乡镇和乡镇建设工程

完成特色产业兴旺、城镇功能完善、镇村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示范乡镇建设60个左右,建成其他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圩镇清爽整洁、镇村治理有效、客家风貌鲜明的乡镇205个。

(四)特色小镇建设工程

打造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精品特色小镇,推进3个国家级、16个省级、33个市级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新增创建1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新增12个全国特色小镇优秀典型案例。


第十篇建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第一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落实脱贫攻坚五年过渡期要求,做到四个不摘,加快形成解决相对贫困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新治贫机制,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

第一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级纳入帮扶范围,实行动态清零。落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持循因施策、分类帮扶、精准扶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相对贫困帮扶政策,推广精准扶贫保险,逐步构建引导性、补助性政策为主的帮扶体系。加大在城镇生活的相对贫困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力度。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加大扶志、扶智力度,持续激发相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内生发展动力。

第二节强化产业就业支撑

加大产业扶贫投入,提升农业产业扶贫保险、防止返贫致贫保险等有效机制,推动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实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完善挂点帮扶扶贫产业经营主体机制,加快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及致富带头人,提高农户经营性收入占比。加大消费扶贫力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完善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因地制宜发展搬迁地产业。实施积极就业帮扶政策,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帮扶相对贫困对象稳岗增收。

第三节提升基层治贫能力

面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更好发挥推进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探索建立财政扶持产业项目投入折股制度,成立乡村两级农村三资扶贫管理公司。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构建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有效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提振群众精气神

第二章加快建成现代农业强市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构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体系,打造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强市。

第一节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责任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多种模式,毫不动摇稳定粮食生产。科学规划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发展农业精细技术,推动精细播种、精细施肥、精细洒药、精细灌溉,建设一批农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完善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健全农业补贴、信贷、保险等政策支持体系,发展现代社会化助农服务。

第二节壮大优势特色农业

加快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脐橙、蔬菜、油茶等3个超百亿优势主导产业集群,生猪、畜禽、特色水产、茶叶、林下经济等若干个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施赣南脐橙品质品牌提升工程,巩固黄龙病防控成效,建设赣南脐橙大数据中心、国家级赣南脐橙市场,打造赣南脐橙优质产品供应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脐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世界级优质脐橙产业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菜农组织模式,引进和培育职业菜农,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运营好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建成我国中部地区蔬菜发展中心、南方重要蔬菜集散地。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国家(江西赣州)油茶产业园。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设立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健全富硒农产品标识认证体系,打造赣南生态硒地,争创赣南富硒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全国重要的富硒农产品供应基地。

第三节加快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实现农业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提升农产品价值链,大力发展油脂、畜禽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态,建成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推进农商互联,密切产销衔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构建供销城乡冷链物流网。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旅一体化综合体建设,促进农业功能从物质产品向精神产品拓展。


专栏14现代农业提升工程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

202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建设市现代化水稻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创建1个国家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达77%以上。

(二)农业主导产业培育工程

2025年,脐橙总面积达200万亩,总产量达200万吨,综合产值达300亿元以上;蔬菜总播面积达300万亩,其中大棚蔬菜60万亩,总产量达450万吨,综合产值达200亿元以上;油茶林面积稳定在330万亩,其中高产油茶林165万亩,年产茶油5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超150亿元。

(三)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

2025年,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3个、10亿元以上10个、1亿元以上50个,认定农产品加工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产值达400亿元。

(四)农业品牌提升工程

2025年,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有效认证数达80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50个以上,力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品牌34个。

(五)富硒农业培育工程

2025年,力争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富硒农业基地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富硒认证农产品达100个以上,富硒农产品商标20个以上,省级以上涉硒农业龙头企业达10家。

(六)数字农业建设工程

支持畜禽养殖、园艺作物、水产养殖等数字化项目建设,推进一批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到2025年,打造12个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县。

(七)产业兴村强县示范工程

2025年,建成10个以上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每个镇做大做强12个特色主导产业,建成3个左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第三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科学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合理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建设新时代五美乡村。

第一节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完善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县道三级、建制村通双车道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实施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持续提高农村公共照明覆盖面,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推进乡村消防设施建设,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乡村教育质量、健康乡村、农村养老等乡村公共服务提升计划,科学配套“8+4”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多功能农村便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普惠共享、公平持续。

第二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创建美丽宜居示范乡镇(村庄、庭院)。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建立健全乡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广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普及农村卫生厕所。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农村建房管理,建设具有客家风貌的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加强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推动赣南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推进森林乡村、乡村森林公园建设。

专栏15乡村建设工程

(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025年,县道三级以上标准比例达70%以上,行政村通双车道比例不低于60%;农村电网可靠率达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9%;光纤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100%,自然村覆盖率达95%,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100%。

(二)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工程

2025年,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率达100%,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达标率100%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达99%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纳管)覆盖行政村达40%

(三)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支持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会昌县、石城县、上犹县、大余县、崇义县、南康区等县(区)申请亚行贷款2亿美元实施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推进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森林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源保障等工程建设。

(四)赣南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程

“一镇两村两类三线”风貌营造为重点,逐步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域提升。到2025年,赣南乡村地域特征充分呈现,乡村风貌实现由区域到全域的明显提升。

第四章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障碍,全面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系统支撑。

第一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巩固和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管理服务。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及争议解决机制。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第二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确权登记,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切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成员能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村级集体经济运作体制机制,完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成员登记备案机制,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融资,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鼓励发展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


第三节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推进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返乡创业试点,引导全社会投身多种模式的农村创新创业。引导返乡人员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组建现代企业或产业联盟,共同开辟创业空间。


第十一篇健全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强化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双擎驱动、协同发展,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锻长板、补短板,建设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章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构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服务支撑体系,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完备、融合基础设施广泛赋能、创新基础设施驱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一节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

统筹推进5G网络、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成技术先进、高效协同、天地一体的区域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全域部署5G网络,促进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推进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热点景区等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高水平建成全光网城市,实施千兆入户、万兆入楼光纤覆盖计划。推动关键枢纽设施建设,争取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物联网骨干节点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培育一批综合性、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国家、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增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网络基础资源支撑能力。深入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建设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城市触觉感知能力。提前部署未来网络设施,探索6G网络、量子通信等新型网络建设。推动数据援赣工程落地,布局建设区域级数据中心集群和智能计算中心,做大做强赣南数据湖等重大项目,积极谋划建设稀土钨有色金属、家居、脐橙、纺织服装、康养、卫星遥感等特色产业全国性行业数据容灾备份和应用中心。

第二节深化建设融合基础设施

持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能源、市政等融合发展,加强新基建在智慧城市、健康城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开展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试点,实施市域内高速公路、机场、港口、航道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创建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通航无人机空域管理平台。打造轨道上的智慧都市圈,研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满足半小时通勤圈快速通达出行需求。推进智慧能源建设,系统谋划大电网和微电网发展,实现源网荷储协同调度,精准匹配电力供需,建设满足分布式能源即插即用要求的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完善智慧绿色充电网,加快布局市域高速、国省道沿线城际快充网络,积极推进居民区和公共停车位配建充电桩,建成智能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充电设施生态体系。

第三节强化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超前布局重大科技、战略性科教和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重点在政产学研合作体系、新型研发机构、重大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搭建北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公共创新服务载体,设立人工智能研发创新中心、区块链创新中心、时空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鼓励本地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设立实验室、研究院等研发创新机构。推动市信创联盟升格为省级信创联盟,建设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训基地。

专栏16新基建重大工程

(一)5G等信息网络工程

重点推进中国移动5G网络、中国电信联通共建共享5G网络、中国铁塔5G网络基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完成2万个5G基站建设,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地区双千兆宽带网络全覆盖,互联网市际出口达40T。

(二)物联网感知设施工程

重点推进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物流、能源、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感知设施建设,建成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到2025年,移动物联网终端数达500万个,力争形成百万级规模的应用场景。

(三)工业互联网工程

建成江西移动省级5G+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江西联通二级节点及综合应用平台、稀金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赣州特色产业(众服联)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等项目。到2025年,培育20个企业内网改造试点示范,培育10个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6个工业大数据中心,力争建成23个标识解析二级行业节点。

(四)智慧交通工程

重点推进汽车、公路、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建成市智慧交通数据中心暨展示平台、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规划建设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大上崇旅游轻轨、“三南”轻轨、兴国县永磁磁浮红轨示范线等项目。

(五)智慧能源工程

重点推进电力物联网、输变电站及配电网终端智能化改造等项目建设,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服务区等重点公共场所安装智能快充设施。到2025年,建成各类充电桩4万个以上。

(六)智慧公共服务工程

建成市智慧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市全面健康信息平台、市物流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及信丰县橙心在线等项目。

(七)智慧社会治理工程

重点推进市县一体化5G+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建成赣州市城市计算大数据资源中心、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市域社会治理云平台、政法公安视频平台、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

第二章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动革命老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第一节加密铁路运输通道

坚持主攻高铁、完善路网、打造枢纽,加密与省会南昌、相邻城市及周边省份铁路运输通道建设,重点打通国家高铁京港、厦渝等主通道和鹰梅、兴泉、厦昆、赣韶、赣广等跨省际通道,力争全面消除铁路空白县,形成两纵三横两放射铁路网布局。加快建成面向全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市的国家区域性铁路枢纽,构成连通南昌、长沙、郴州、韶关、广州、深圳、梅州、厦门等方向高铁网。加快构建圈层式、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研究干线铁路、市域(郊)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通过既有铁路补强、局部线路改扩建、站房站台改造等方式,优先利用既有资源开行市域(郊)列车,推动中心城区、周边城镇、新城新区等轨道交通有效衔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

第二节完善现代公路网络

完善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农村公路为补充的现代公路网络。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加快繁忙路段扩容改造,无缝接驳重点园区、景区和港站枢纽,增强通行保障能力,形成四纵四横八联高速公路网。畅通骨干公路网,提升普通国省道路网结构与服务水平,加强对外通道连接,优化城区过境路网,疏解局部交通瓶颈,形成五纵五横干线公路网。提升农村路网通达水平和通行能力,推进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加强资源路、产业路与旅游路建设,实施县道升三级公路和乡道单改双工程,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

第三节建设区域航空枢纽

强化陆空高效衔接,拓展航线网络,壮大运力规模,实施黄金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成国际航空口岸,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国际机场。建成瑞金机场,提升市域支线机场辅助功能。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开展无人机运行试飞和综合应用。有序布局建设通用航空,加强在应急航空、工农林业、运动旅游、商务飞行等方面广泛应用,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一干一支七通用机场布局。

第四节补齐水运发展短板

重新奠定水运大通道优势地位,推进国家高等级航道、旅游航道和现代化港口体系建设,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路交通网。完善码头港口等基础设施,建成赣州港赣县港区五云作业区,实现赣江航道三级通航。规划建设世纪水运工程赣粤运河,连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开辟内河水运发展新格局。

专栏17交通重大工程

(一)铁路工程

建成赣深、兴泉、长赣、瑞梅等4条铁路,力争开工建设赣郴永兴(赣郴桂)、赣韶扩能、景鹰瑞等3条铁路,推进赣广、赣龙厦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中心城区货运外绕线、R1线(赣州西站上犹崇义大余站)及R2线一期(安远定南段)市域铁路、赣州国际陆港铁路三期等项目。到2025年,铁路通车运营里程达1000公里以上,规划总里程突破1800公里。

(二)高速公路工程

建成大广高速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大广高速吉安至南康段改扩建、寻乌至龙川、信丰至南雄、遂川至大余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寻全西延、赣州至安远、兴国至桂东、兴国至樟树、龙河联络线扩容等高速公路,推进信丰至南雄东延至龙岩(江西段)、会昌联络线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研究井大南延至全南、定南联络线西延、寻乌南桥至安远三百山等高速公路项目,以及现有绕城高速、厦蓉高速、大广高速外移,实施高改快,形成中心城区内环线。到2025年,实施高速公路建设工程500公里以上,通车总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

(三)国省道及农村公路工程

建成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三南”快线、G105赣州中心城区改线二期、G323章贡区梅林大桥至沙石段公路改建、G323赣县江口至梅林大桥段公路改建等国省道项目,推进大上崇生态旅游公路建设,规划研究龙南高铁站至全南快速通道等项目。到2025年,实施国省道升级改造1000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95%,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75%,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全部达三级及以上标准。新改建农村公路4100公里、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6000公里,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70%以上,乡道双车四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50%以上。

(四)航空工程

建成瑞金机场,实施黄金机场三期扩建、T1航站楼二期改造、国际航空口岸、空港物流中心等工程。建成定南、石城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大余新城机场及宁都、安远、龙南、全南等通用机场。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基地。

(五)水运工程

建成赣州港赣县港区五云综合码头一期、二期工程及港口疏港公路工程,完成赣县五云至万安枢纽库尾航道整治工程,推进赣县茅店航电枢纽工程及章贡、于都、南康、信丰等港区建设。规划研究赣粤运河,力争先导性工程开工。

(六)客货运枢纽工程

建成赣州西、赣州北综合客货运枢纽及赣县区、瑞金市、宁都县、信丰县、龙南市、定南县、于都县、兴国县、石城县等区域性、县级综合客运枢纽。建成赣州港国际铁路集装箱中心及赣州机场航空货运枢纽、赣州五云港口物流园等项目。


第三章夯实省域能源保障南部支撑

按照适度超前、内优外引、以电为主、多能互补的原则,建成区域性重要的能源支撑点、全省领先的新能源应用示范基地,构建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

第一节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健全调峰储运体系,促进多能互补协调发展,提升综合供应保障能力。加快支撑性电源点建设,建成瑞金电厂二期、信丰电厂,推进信丰电厂二期前期工作。强化电力调峰能力建设,规划建设赣县抽水蓄能电站。高标准建设坚强电网,构建“500千伏多路通道、220千伏双向电源、110千伏双向链式、重要地区10千伏双环网配置网架结构。积极引入区域外电力支持,开展特高压直流入赣州可行性研究。完善能源储运体系,调配浩吉铁路、兴泉铁路等煤运通道运力,保障电煤供应。优化加油站和油库规划布局,规划建设成品油储备基地。加强天然气储运设施建设,推进国家级、省级天然气管网与城镇管网互联互通,实现县县通管道天然气和多气源供气。

第二节推动能源结构升级转型

坚持清洁低碳导向,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高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积极稳妥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保持合理规模和发展节奏。开展新能源储能模式试点示范,采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先进技术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推动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乡村用能转变,鼓励以分布式能源满足农业农村综合用能需求,深入实施以气代煤、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工程,建立满足乡村振兴的清洁高效用能长效机制。

第三节促进能源优化创新发展

推动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实现终端能源多能互补、协同高效,形成能源创新发展的聚变效应。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加速发展氢能制取、储运和应用,研究推进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氢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加快新能源微电网建设,形成发储用一体化局域清洁供能系统。充分挖掘现有热电机组能力,推广热、电、冷、水四联供技术,提高能源梯级利用效率。

专栏18能源重大工程

(一)支撑性和调峰电源工程

建成瑞金电厂二期、信丰电厂,推进信丰电厂二期前期工作,规划建设赣县抽水蓄能电站以及瑞金市、于都县、会昌县、南康区等燃煤热电联产项目,开展宁都县、上犹县、信丰县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论证研究。

(二)主干电网及城乡配电网工程

建成赣州东500千伏输变电、赣州50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瑞金电厂外送500千伏线路等工程。建成抱塘、和乐、横岭等12座220千伏输变电新(扩)建工程,高楼、龙泉、长塘等31座110千伏输变电新(扩)建工程,以及47座35千伏输变电新(扩)建工程。实施10千伏主干线路3553公里。开展特高压直流入赣州可行性研究。

(三)新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建成南康区、兴国、宁都、于都、崇义、安远、寻乌、龙南市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总装机约20万千瓦。规划建设赣县阳埠、崇义铅厂、定南双山二期、全南乌梅山二期等风电项目,总装机约80万千瓦。规划建设信丰、会昌、赣州经开区、于都、宁都、石城等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约150万千瓦。研究推进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氢设施建设。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提升至500万千瓦以上。

(四)成品油仓储设施工程

建成成品油储备基地,新增和乐、虎岗、九曲河路等加油站140座,总储备能力达20万立方米以上。

(五)能源综合利用工程

建设信丰县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园、新能源+储能示范、充电设施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等项目。


第四章构建现代化赣南水网体系

强化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保障,着力巩固提升江河防洪减灾能力,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系,全面加强水生态建设和现代智慧水利建设,打造全国水网重要节点。

第一节巩固提升安澜水网

以补齐工程短板为重点推动防洪保安工程达标升级,全面提升抵御洪患灾害能力。谋划建设茅店、寒信、极富贡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系统性解决水库水电站安全隐患问题。实施中心城区五江十岸防洪提升、河道清淤疏浚、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城镇防洪工程、主要支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山洪沟治理、洪患村镇治理等工程,构建安全有效的防洪抗涝体系。

第二节加快建设民生水网

加快城乡优质水源和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百座水库建设,打造成赣江、东江、北江三江源头优质水塔。提升瑞金、定南等缺水城市以及东江、赣江流域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推进赣江与东江、赣江与北江引调水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空间均衡。探索建立区域性水权交易中心,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和水权交易。规划建设梅江、贡江、桃江、平江、绵江大型现代化灌区,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修复和延伸末端渠系。

第三节全域构建生态水网

加快全域水生态建设,推进水生态修复保护、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河湖空间管理,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加大连片崩岗治理开发力度,建设南方崩岗治理示范区,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

第四节健全应用智慧水网

加快实施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程,健全完善统一的监测预报平台,提升重要江河湖库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预测预报和远程控制能力。加强重要水源地、取水口、排污口、河流断面水量水质监测,对水库、堤防、闸坝、泵站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感知。强化网络互联互通和计算存储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防汛抗旱预警预报水平和江河湖泊日常监管能力。

专栏19水利重大工程

(一)防洪能力提升工程

规划建设茅店、寒信、极富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建成市中心城区“五江十岸”防洪提升工程、各县(市)城市及重点乡镇防洪提升工程,实施五河项目、中小河流项目治理河长4900公里,治理山洪沟227条、洪患村镇治理项目295个。对所有病险水库、水闸实施除险加固。

(二)城乡供水安全工程

推进安远县营口、龙南市石磨墩、寻乌县下寨大型水库3座;规划建设于都县岭下,龙南市茶坑,信丰县黄坑口,赣县区凯悦,上犹县龙江,瑞金市贡潭,宁都县龙下、田埠,全南县上窑,大余县长燕、金山,安远县江头、余坑、上濂、刀坑,兴国县兴江、睦埠、东兴等中型水库18座;新建小型水库157座、引水工程41处。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引桃入定”等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推进中心城区从阳明湖、寒信水利枢纽“双水源”引水工程,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和供水水库水源地保护。

(三)水利灌溉设施工程

完成章江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36座重点中型灌区和一般中型灌区建设,新建梅江灌区工程,推进贡江(于都县)、桃江(信丰县)、平江(兴国县)、绵江(瑞金市)4座大型灌区工程及上犹县兰田、崇义县上堡、会昌县澄江等9座中型灌区前期工作。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快灌区末级渠系建设改造。

(四)水生态建设工程

实施梅江流域综合治理等112个流域综合治理、136个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谋划实施东江源水系连通及水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崩岗侵蚀防治工程、水土保持示范创建。

(五)智慧水利建设工程

重点推进水文监测站网,对水资源、河湖水域岸线、各类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全面感知,建设赣州智慧水利综合管理平台。


第十二篇高标准建设美丽中国赣州样板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以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中国赣州样板。

第一章筑牢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行全要素、全方位、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第一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进五气同治,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空气质量稳定达国家二级标准。全方位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和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全部建制镇(乡),梯次实施农村污水治理,确保国控断面水质保三争二。高质量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污染地块源头防控、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白色污染治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视新污染物治理。构建集城乡污水垃圾、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进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向镇村延伸覆盖。探索组建环保医院,加强基层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储备。

专栏20环境治理工程

(一)蓝天工程

推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深度治理、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道路扬尘和工地扬尘管控治理,开展非电行业脱硫、脱硝、除尘等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燃煤清洁化替代工程,县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内。

(二)碧水工程

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0%以上。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入河排污口整治与规范化建设,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0%以上。

(三)净土工程

推进章贡区、赣县区、大余县、崇义县、南康区、定南县、会昌县、龙南市、于都县等县(市、区)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开展重点流域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试点,推进废弃矿区、矿区场地和污染场地修复。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100%。

(四)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程

实施数字环保二期工程、生态云大数据平台工程,优化大气“环保管家”服务,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管家服务团队,建设环境监测中心站,强化无人船、无人机、遥感设备、自动化分析设备等信息化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深化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

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全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样板。全面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实施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永久性、生产性禁捕行动。强化沿岸整治,清理整顿沿江沿河有色金属、化工企业,推进城市主城区有色金属、化工等重污染企业退城入园。协同推进岸线修复与水生态建设。完善共抓大保护机制,推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监测等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交流

第三节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示范区

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积极探索系统治理、全局治理新路径,打造以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南方地区崩岗治理、多层次流域生态补偿为特色的山区源头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和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建设。实行湿地资源总量管控,推行河湖休养生息。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加强江河源头保护修复整治和水土流失治理,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巩固独立工矿区治理成效,实施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治理,争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珍贵物种遗传资源保护和培育,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提升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加强外来物种管控。

专栏21生态保护工程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工程

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以及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推进章贡区、赣县区、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安远县、龙南市、全南县、定南县、兴国县、于都县、瑞金市、寻乌县等县(市、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工程建设,打造流域治理样板工程。

(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以流域水环境保护、矿山环境修复、水土流失治理、土地整治为重点,支持章贡区、赣县区、宁都县、瑞金市、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大余县等县(市、区)纳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三)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建设长(珠)江防护林100万亩、国家储备林基地2.5万亩、珍贵树种培育基地7万亩,实施森林抚育300万亩、南康区家具木材储备林基地5万亩,累计改造低质低效林500万亩。

(四)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实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崩岗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0平方公里,同步推进边坡复绿工程。

(五)河湖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开展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3万亩,新增小微湿地6处,省级重要湿地4处、面积增加4万亩,新增国家级重要湿地1处、面积增加3万亩。支持赣县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配合开展南岭山脉等国家和省级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开展恶性入侵物种综合防治试点,加强5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支持赣州动物园、植物园和兴国丹霞地质公园、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建设。

(七)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工程

支持寻乌县、定南县、安远县、龙南市、会昌县持续开展东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实施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

(八)赣南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

按照“1+20+X”的思路建设赣南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即建设1个飞机增雨作业基地,争取打造国家东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保障基地;建设20个地面人影标准化作业基地及100个左右移动作业点;建设40个左右地面碘化银发生器。

第四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积极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促进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低碳生产、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推进碳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协同管理。严格落实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全面落实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农业、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增效。实行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管理全覆盖。探索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天地空一体化气象观测体系,推动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持续下降。

第二章拓展“两山”转化通道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第一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思路,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加快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积极推进独立工矿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绿色供应链、节能和环境服务业,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服务模式。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积极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打造市级专业环保投资平台,发展生态环保产业链。构建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可追溯的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第二节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推进资源高效节约利用。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推进工业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国土增存挂钩机制,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园区循环化改造,开展园区产业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加快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和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建设区域性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完善废旧物品回收设施和分拣体系。落实节能环保和资源利用的税收激励政策,推行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合、流向可控的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农村畜禽粪污和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开展限塑行动,推进外卖和快递包装可循环、可降解、易回收。

专栏22绿色发展工程

(一)绿色产业转型工程

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能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实施绿色化改造,创建1—2个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新增5家绿色园区和20家绿色工厂,分别推荐1项和20项以上绿色技术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绿色技术推广目录。

(二)循环发展引领工程

推进赣州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建设工业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年处理规模20万吨大余县全国钨渣集中利用处置中心、年处理规模4万吨崇义县钨渣集中利用处置中心、年处理规模10万吨赣县区锰钴镍渣集中利用处置中心、年处理油漆废渣包装物10万吨南康区家具类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利用中心,推进赣州高新区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在章贡区、崇义、瑞金市、赣县区、南康区、寻乌、全南、龙南、于都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实施循环化改造省级园区达16个以上。支持定南县等地生态循环农业提升建设。建立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

推进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企业试点。到2025年,节约型机关达80%以上,绿色学校达70%以上、绿色社区达70%以上、绿色家庭达90%以上、绿色商场达60%以上,餐饮行业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以上,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达85%以上。

第三节加快生态价值转化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交易体系,探索多元生态产品实现路径。科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进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开展经济生态生产总值试点。探索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开展碳汇交易、林地赎买等试点。积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广两山银行”“湿地银行等建设,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崇义县、全南县等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探索生态+”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模式,以废弃矿山治理为依托,做好做大绿”“整合发展文章,同步推进矿山公园、美丽乡村、水保示范园建设,实现变沙为宝”“变景为财

第三章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协同高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第一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加快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统筹协调、全域保护、统一监管的机制。积极创建国家公园,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管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非生态活动,推进核心保护区内居民、农田、矿业权有序退出。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探索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推进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建设,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系源头地区、自然保护区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常态化跨省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第二节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完善地上地下、陆水统筹、有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面实施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建设,建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等机制。深化生态综合执法改革,推动跨区域跨流域污染联防联控,健全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和司法保护联动制度,打造河(湖)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升级版。完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发现、风险预警、突发事件后评估和公众健康影响评估等制度。在高风险行业推行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完善环境治理信息公开、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建立生态环保事件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

第三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压实生态环境保护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公众参与责任,严格落实生态环保督察、损害赔偿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强化生态环保责任规定、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保执纪问责等制度执行。落实生产者延伸制度,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加快完善环保信用评价、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建立生态环境领域失信企业和人员联合惩戒机制。


第十三篇加快建设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强市

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不断提高赣南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第一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第一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用好赣州特色党史资源,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广泛开展基层理论宣讲活动,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推动赣州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加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建设。


第二节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规范、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网络空间管理等社会治理重点工作。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推进岗位学雷锋、道德模范、赣州好人推荐评选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培养推出一批新时代的先锋模范。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实施文明城市常态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确保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支持瑞金市、龙南市、崇义县等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促进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建设。深入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健全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第三节加强思想舆论阵地建设

推动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试点县(市、区)逐步向各县级行政区覆盖。加强对各类新闻媒体等舆论阵地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和政策解读机制,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理论研究创新工程,开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课题研究,每年重点扶持资助10个以上重大项目研究和成果出版。加强对讲座、论坛等理论阵地管理。加强网络信息管控,维护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加强对各类演艺场所、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社科普及基地等思想文化传播阵地建设和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不断提升赣州学习平台影响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二章推进新时代赣南文化传承创新

推动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阳明文化等赣南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促进赣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一节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区

深入研究赣南红色文化特质,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建设全国较大影响的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高标准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和瑞金红色故都建设,加强长征革命遗址保护,实施一道一院四区五工程,建成全国红色基因传承高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样板区。成立赣州市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打造长征学院培训体系,形成瑞金干部学院、于都长征学院双核发展态势,把赣南红培打造成国内有影响力的一线品牌。推进红色名村创评,发展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建设全国知名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统一战线共识教育基地。拓展与遵义、延安、桂林、龙岩等长征沿线城市合作,持续办好红军长征论坛,打响长征品牌。

专栏23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

(一)长征步道建设工程

按照“一主五支”长征步道布局,建设长约290公里的“瑞金市—于都县—赣县区—信丰县—大余县—崇义县”主线和“石城县、宁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安远县”支线。

(二)纪念场馆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改扩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展陈提升、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展陈提升、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宁都起义纪念馆、信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展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赣南三整暨崇义革命历史陈列馆等,形成分级分类、特色突出、互为补充的革命历史综合和专题类场馆展示体系。

(三)长征遗址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旧址群、云石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印刷厂旧址等23处革命旧址、兴国红军长征出发旧址群、会昌红九军团长征出发旧址群、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旧址群、大余梅岭遗址公园、石城阻击战纪念园、百石长征第一仗展示园、留守苏区革命斗争旧址群、全南北线三南游击旧址群、宁都红三军团出发旧址群、石城丹溪少共国际师长征出发旧址群,打造一批与原貌吻合、发生过标志性历史事件的重点遗址遗迹展示园(带、点)。

(四)标志性园区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于都长征集结出发地、瑞金云石山中央首脑机关长征出发地、信丰突破第一道封锁线、“长征路?兴国魂”、石城阻击战、会昌红九军团出发地、宁都反“围剿”战争、大余—信丰赣粤边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安远天心整军、寻乌罗塘谈判园区,突出长征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双重价值。

(五)长征学院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瑞金干部学院、于都长征学院、信丰油山游击干部学院、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学院、寻乌调查学院、会昌风景独好干部学院、宁都红色教育培训学院、安远朱德天心整军干部学院、大余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教育培训学院,构建具有教育、研究、宣传和管理等综合职能的长征学院体系。

第二节弘扬赣南优秀传统文化

深化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验区建设传承传统客家文化与习俗办好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打造世界客家文化传承示范区。充分挖掘展示宋城文化,推进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建设,重现江南宋城。深入挖掘阳明文化,推进阳明文化公园等载体建设,开发阳明文化精品研学路线,常态化举办阳明文化节事和国际性学术论坛,打造阳明文化国际旅游胜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完善非遗项目名录和传承人体系。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加强自然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工业遗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开展赣南文化资源普查,深化古籍整理研究。持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赣南文化对外交流。

专栏24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

(一)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推进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2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做好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工作,支持七里窑址申报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二)重要自然遗产保护工程

推进1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湿地公园、7个省级湿地公园、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省级地质公园保护建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推进县非遗馆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4个、代表性传承人24人。

(四)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推进赣州、瑞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进12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1个中国传统村落、12个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开展历史建筑保护修缮。

(五)古籍保护工程

完成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及部分单位图书馆普通古籍、珍本善本、民国文献普查,推进公共图书馆、单位图书馆珍贵古籍数字化,建设古籍修复保护中心。到2025年,建成赣州市图书馆古籍保护修复中心,有序开展古籍及民国时期文献再生性保护及开发利用。

第三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建设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一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发展,建成高品质“15分钟文化生活圈。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运营好赣州大剧院,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建成市六馆一书城,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城市书房建设,全面实现市有四馆、县有三馆。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全覆盖,加快优秀数字文化资源进村入户。推进农家书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赣州

第二节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地方志事业。实施赣南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推出反映新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加大扶持具有赣南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力度,推出能代表赣州符号、经久不衰的舞台艺术精品。推动文艺与互联网融合,创作更多优秀网络作品。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宣传推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推动形成健康清朗的文艺生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培育造就一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和德艺双馨的赣南名家。

第三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着力推进赣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加快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发挥文化场馆联盟作用,开展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服务。加强基层文化阵地融合,提高设施使用效率。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文化服务水平,支持和鼓励民办文化场馆、经营性文化设施等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效能。探索文化设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鼓励引导国有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能力建设。

第四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

第一节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实施文化+”工程,促进文化与科技、互联网、旅游、体育等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产业,加快文娱演出、艺术展览等传统业态线上线下融合。加快提升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能力,推进电视频道高清化改造。实施文化品牌战略,促进首位特色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打造一批有影响力、代表性的文化产品和企业品牌。着力引进国内知名文化企业落户,举办全国性红创奖设计等赛事。合理布局和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打造文创孵化、交易、展示等专业平台,推进文化交易平台建设及整合。

第二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分类推进市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深化国有文化院团改革和院线制改革,推动广电网络整合和5G一体化发展。完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优化文化产品供给结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专栏25公共文化建设工程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

推进设施空白或不达标的县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提升,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均达国家二级以上标准;100%的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省定标准,100%乡镇建成县级文化馆分馆、70%乡镇建成县级图书馆分馆,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建成服务点。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500平方米。

(二)赣南采茶戏振兴工程

2025年,每年扶持创作一批优秀赣南采茶戏,推出35部在全国、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剧目;加强赣南采茶戏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德艺双馨赣南采茶戏骨干力量,建立行当齐全、人才荟萃、剧目充足、市场活跃的赣南采茶戏院团,市本级、各县(市、区)保留至少1个国有文艺院团。

(三)戏剧小镇建设工程

建成集人文与观光功能、文化与艺术功能、传承历史及客家文化精神功能于一体的戏剧小镇,开展戏剧创作、戏剧演出、人才培训。到2025年,实现每年演出4050场,新增接待游客80万人次以上。

(四)数字文创发展工程

重点支持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化等领域数字文化企业发展,推进印刷产业基地数字化转型,支持瑞兴于VR旅游开发、红色IP、红色文旅产业智联网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知名动漫产业都市。


第十四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位置,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

第一章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部省共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系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一节推进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全面建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覆盖城乡、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学校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加快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推进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全面达标,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加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支持发展特殊教育、残健融合教育,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高等教育延伸。办好专门学校,提高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水平。扩充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外来经商和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短板,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体系。

第二节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引导市属、驻市高校围绕赣州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落实双万计划,建设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学科深化部省共建江西理工大学,支持江西理工大学与北京大学、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共建稀土学院,支持赣南师范大学申报博士授予单位、赣南医学院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加快建设赣南科技学院,推进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转设为市属公立本科高校、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支持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开展高层次稀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在赣州开展合作办学,推动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齐升。

第三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筹建若干所高职学院,高标准推进赣州职教园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实现职普比大体相当。优化专业布局,打造优势特色职业教育品牌,创建残疾人职业技术学校。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大资源整合,组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市域内职业学校之间、中职和高职之间、职业学校和市属、驻市本科高校之间建立对接合作机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实施技工教育质量规模提升工程。扩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覆盖面,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将苏区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打造爱岗敬业、专注执着、精益求精、报国奉献的赣南工匠。探索实施校企合作负面清单制度,推动“1+X”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四节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完善注册学习和弹性学习制度,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互认和转换渠道,使学习者都有机会通过直接升学、先就业再升学、边就业边学习等多重方式成长成才。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完善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和终身学习账号体系,面向不同需求学习者提供高水平多样化内容供给。推进高水平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加强赣州开放大学建设,探索建设无围墙大学。支持整合利用学校设施与教育资源开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完善终身学习激励政策,形成全民积极向学、随时随地可学的制度环境。

第五节完善教育现代化保障

建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健全适应不同教育阶段需求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补齐师资数量和学科短板。创新教师管理模式,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县域内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制度。完善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落实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建立与财力状况、办学需求联动的增长机制。推广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专栏26教育发展工程

(一)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工程

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0所,到2025年,省级示范园达40所以上、市级示范园达400所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8个县(市、区)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

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75所、初中69所,按省定标准配建心理咨询室,配备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到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78%以上。

(三)普通高中普及攻坚工程

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30所,并按省定标准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及标准跑道运动场。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

(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工程

2025年,力争1所大学进入全国百强高校,2所以上大学进入行业领先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行列,建成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4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五)职业教育提质创优工程

申报设置赣州应用科技职业学院、赣州远恒佳职业学院等若干高职院校,规划建设赣州光彩职业大学,推进每个县市、区办好1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推进赣州卫校整体迁建兴国县。到2025年,建成10所优质中职学校和30个优质专业,建成1所以上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和若干个高水平专业群。

(六)特殊教育提升工程

新(改、扩)建特教学校18所,实现每个县市、区1所有独立校舍的特教学校。加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无障碍设施建设,改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保障条件。

(七)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

建成赣州教育网络指挥中心和赣州智慧教育云平台,打造30个区域性“互联网+”、VR、人工智能等融合应用的高端智慧校园示范区(校)、信息化师资培训基地,乡镇及以上学校、教学点“智慧校园”覆盖率达100%,基本建成赣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第二章大力建设健康赣州

坚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第一节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积极探索疾控机构与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三位一体的疾病防控机制,提高疾病预防处置能力。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提高平战快速转换能力。推进县级综合医院提标改造,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能力。加强艾滋病等传染病和职业病、地方病、慢性病综合防控,推进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加强检测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推广分餐公筷、垃圾分类投放等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第二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医疗服务能力补短板工程,支持医院优势学科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加快公共卫生、心脑血管、妇女儿童、肿瘤、精神疾病防控等薄弱环节能力建设,补齐急需紧缺人才短板,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推进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建设试点。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落实乡村医生待遇,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行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规范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第三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治理结构、人事薪酬、编制管理和绩效考核改革。支持社会办医,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办诊所。深化医师执业注册制度改革,鼓励开展多点执业。加快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医疗联合体、医院集团等多种分级诊疗模式,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诊的分级诊疗机制,稳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保障紧缺药品供应

第四节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学校场馆开放共享,提高健身步道、骑行道、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便民健身场所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公园,打造“15分钟健身圈,加大体育服务供给,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市。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建设国家级攀岩、足球等训练基地,鼓励举办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以青少年为重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干预,保障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推广工间健身制度。大力发展户外运动。

专栏27健康赣州建设推进工程

(一)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程

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市人民医院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市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为重点,打造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6个省级领先学科。

(二)公共卫生机构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

新建集疾控、急救、应急指挥、医疗应急储备、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市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建成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市儿童医院等,实施市肿瘤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市皮肤病医院医疗能力提升扩建工程。新(改)建19所县级疾控中心、16所皮防所、6所结防所、9所妇幼保健院。

(三)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39个县(市、区)人民医院新(改、扩)建工程,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100%的县级人民医院通过卒中、胸痛和创伤急救中心建设,100%的县级人民医院达国家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标准,支持信丰县、南康区、兴国县、于都县、瑞金市、宁都县6个县(市、区)人民医院参与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乡镇中心卫生院达一级甲等医院标准,一般卫生院达一级乙等医院标准,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具备三大常规检查能力,提升乡村医生学历水平。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7.5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3.1人。

(四)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

建成市中医院新院和新(改、扩)建10个县级中医院,建设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24个中医类重点研究室、临床研究基地,设立10个名医工作室,实现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立国医堂、治未病中心全覆盖,培养50名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

(五)公民应急救护技能提升工程

加大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培训力度,规范开展AED使用培训;建设一批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打造有影响力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品牌;加大行政服务中心、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体育场馆、学校、商贸集聚区和人员密集的景区、园区等重点工作场所AED布点投放力度。

(六)健康教育和促进工程

持续开展健康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实现县(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县级以上公共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机构全覆盖,加强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和干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5%以上。

(七)全民健身设施工程

推进市全民健身中心、市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项目建设,新(改、扩)建一批城市体育公园,建设约5000公里体育健身步道。新建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示范工程项目75个、农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示范工程项目180个。到2025年,人均场地面积达2.3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38%以上,每千人拥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第三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健全人口发展配套政策,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和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节优化人口生育服务

将保持人口合理生育水平确定为人口发展的重要目标,优化生育政策,深化新时代人口生育宣传和舆论引导,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合理区间。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市、县两级妇幼保健和儿科机构建设。推进妇幼健康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生育全程优质服务,提高出生人口质量。落实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制度,确保职工生育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降低。健全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扶支持力度,将失独家庭成员纳入社会特殊保障群体。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教育的政策体系,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协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公办幼儿园率先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

第二节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深化国家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试点,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程,补齐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1+1+N”服务体系,打造赣州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新模式。支持发展集中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小微服务网点,构建体系完整的养老服务骨干网。鼓励和支持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以多种合作形式进行联合、协作,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参与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发展互助式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强化老年人权益保障。

专栏28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

(一)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市妇幼保健院建成区域性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县级妇幼保健院等级水平全部达二级甲等。到2025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6‰以内。

(二)托育服务扩容工程

对新建和正在建设的城市居住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无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城市居住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纳入棚户区改造或老旧小区改造的,结合实际规划设计婴幼儿照护设施,预留托育机构建设用地。到2025年,每个乡镇(街道)建有公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个以上。

(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新建赣州市老年公寓护理型养老服务中心,新(改、扩)建17个失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和140个乡镇敬老院,新建30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覆盖90%以上行政村。到2025年,每千名老人拥有护理型床位不低于13.75张。


第十五篇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民生优先,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好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章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积极应对结构性就业矛盾,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充分释放人力资本红利,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根本和社会稳定基石。

第一节坚持就业优先政策

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提升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就业容量和就业质量,构建就业影响评估机制,保持城镇新增就业基本稳定。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吸纳就业,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构建援企稳岗扶持政策体系,统筹用好就业补助和失业保险基金,促进企业用工稳定。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全面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零工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新就业形态规范发展。积极开展就业援助,着力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第二节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的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在扶持创业促进就业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监测,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风险预警机制。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节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正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作用。

第二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一节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制度。落实国家统筹有关政策,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落实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广覆盖。落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率。健全预防、补偿和康复三位一体工伤保险制度,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参加职业伤害保险积极发展补充工伤保险。强化基金风险管理意识,严格防控社保基金运行风险。

第二节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水平调整机制。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收统支。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制度。贯彻执行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构建全领域、全流程的基金安全防控机制,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做好医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落实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按规定执行国家医保目录,推行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开展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和医保支付政策,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及补充保险。

第三节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安全网。深入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做好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工作。加强支出型贫困家庭和低收入贫困家庭认定。适度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建立基本生活救助标准科学动态调整机制和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发挥好红十字会人道救助重要作用。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社会互助和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开展时间银行等志愿活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规范发展互联网捐赠平台,加强福利彩票和公益金管理。

第四节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租售补改四位一体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深入实施住有宜居战略,着力实现从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住有优居转变。推进棚改项目实施和人才住房配建工程,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各县(市、区)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市本级增加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住房租赁补贴政策。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推行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实现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积极推动住宅用地布局与城市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职住平衡布局。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

第五节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推广实施尊崇工作法,健全退役军人事务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深化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加大教育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拓展就业领域,提升就业安置质量。建立健全新型待遇保障体系,完善落实优待政策,精准开展退役军人和人民警察等人员评残工作,完善带病回乡退役军人身份认定,合理提高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待遇标准,做好随调配偶子女工作安排、落户和教育等工作。完善伤病残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收治休养制度。加强退役军人保险制度衔接。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和管护,推进军人公墓、军供站、优抚医院、军休所、光荣院建设。深入推进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活动,争创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第三章保障特殊人群基本权益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发展,提升青少年关爱服务水平,提高残疾人发展能力,切实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发展权利和机会。

第一节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持续开展赣南新妇女运动,改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切实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财产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权利。保障妇女享有卫生健康服务,扩大农村妇女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妇女两癌检查范围,实现妇女两癌逐年下降,大力推广实施免费婚检。保障妇女享有受教育权利,持续提高受教育年限和综合能力素质。保障妇女平等享有经济权益,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依法享有产假和生育津贴,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妇女平等享有政治权利,推动妇女广泛参与社会事务和民主管理。建立多元化婚姻纠纷调解机制,保障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益。提高留守妇女关爱服务水平。

第二节提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

优化儿童发展环境,切实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儿童疾病,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和近视、龋齿等常见病的发生率,持续开展基因免费检测。保障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机制。严格规范儿童收养政策,加强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

第三节推动青少年健康发展

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青少年提供课余托管、兴趣发展、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服务,鼓励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和司法保护制度,加强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实行特殊家庭青少年成长关爱行动。加大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力度。加强服务青少年发展阵地建设,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动员青少年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建设。

第四节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

完善残疾人帮扶制度,帮助残疾人普遍参加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加强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优先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教育全覆盖,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加快发展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服务,提升县域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优化残疾人康复服务,促进康复服务市场化发展,提高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率,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建设。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专栏29就业和社会保障工程

(一)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金秋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推进市县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村(社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争创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到2025年,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00亿元以上,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机构30家。

(二)社会保险精准扩面工程

以工业园区企业为重点,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重点推进不符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件的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引导55周岁以上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三)保障性安居工程

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1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4.02万户,筹集各类人才住房5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3.6万户。到2025年,人均住房面积达42.5平方米,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达23%以上,中心城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达30%以上。

(四)退役军人优抚工程

建设市级军人公墓,新(改、扩)建烈士纪念设施39个、光荣院6个,着力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

(五)特殊人群关爱工程

新建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站),办好赣州市第十一中学。在全市分区域建设残疾人综合康复托养中心,完善残疾人康复、托养和综合服务设施。支持信丰县建设市第二精神卫生社会福利院和于都县、瑞金市、龙南市各新建1所精神卫生社会福利院。推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网络全覆盖。

(六)惠民绿色文明殡葬建设工程

建成1处以上市级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新(改、扩)建县级殡仪馆17个、公益性公墓(骨灰堂)190个,环保改造火化炉19套。


第十六篇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赣州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国家安全战略,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设新格局,努力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

第一章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坚持走安全发展之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切实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第一节坚决捍卫政治安全

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完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专项工作机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无线电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第二节全面加强经济安全

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和政策预研储备,推进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常态化开展断链断供风险排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粮食产量和收储调控能力,保障稻谷、生猪、蔬菜、油料等重要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坚持内优外引,增强能源保供能力。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更好发挥稀土等战略资源特殊价值。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坚决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

第三节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强化城市风险全周期管理,落实人民防空防护要求,保障城市隐蔽工程和生命线系统的可靠性。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加强疫苗等高风险品种全生命周期监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落实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强化安全生产事中事后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洪涝干旱、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防灾减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巨灾保险,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强化应急管理基础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第二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正确处理好维稳与维权、打击与保护、从严与从宽、公正与效率、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提高社会矛盾综合治理能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第一节优化社会治理格局

探索建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机制,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寻乌经验大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全周期管理,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项目库。创新推进红色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政策下倾,全面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等级化评定、组团式服务。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平安创建活动,开展平安志愿者行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发挥赣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作用,加强见义勇为先进表彰和保障。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加强矛盾预防疏导

创新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打响客家调解品牌。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创新,提升信访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预防减少民转刑案件发生。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以奖代补机制,有效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节升级社会治安防控

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搭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推进雪亮工程拓展应用,加强智慧安防小区、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加强村(社区)警务室建设,实现一村(社区)一警(辅警)全覆盖。建立动态化、信息化人口管理模式,加强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管理,强化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强力推进全民反诈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防骗能力。推进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专栏30平安赣州建设工程

(一)社会治安防控工程

深化“雪亮工程”拓展应用,推进城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实现行政村至少5个监控点、自然村至少2个监控点;推进小区智能安防设施建设,实现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全覆盖;推进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建设公安大数据中心;加强公安基础建设,建设警察教育训练基地、章贡分局、直属分局及巡警支队技术用房。

(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程

建设市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10个、市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培养检验检测机构专业人才1000名以上。

(三)应急管理重点建设工程

推动市县“智慧应急”建设,建设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市森林消防支队(综合应急救援支队)营房和训练设施、赣州航空护林驻防站,全面完成县级储备库项目建设,建成市级人民防空预备指挥所,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四)防灾减灾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力争创建2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省级示范县、10个省级示范乡镇(街道)、55个省级示范社区。编制市县级重点区域灾害综合风险图、综合风险区划图、综合防治区划图。增补天气雷达,健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实现现有中型以上地灾隐患点综合治理或监测预警全覆盖。

第十七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赣州实践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紧密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一章深入推进法治赣州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勇站前列。

第一节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健全立项论证、提前介入、法规交接、立法协调、立法后评估和法规清理等立法工作机制。科学编制立法规划项目库,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立法。完善立法评估审议程序,推进立改废释并举。充实地方立法专家库,健全完善律师参与立法新机制,拓宽社会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渠道。

第二节提升执法司法水平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经济秩序领域、交通安全和两抢一盗等社会治安领域、乡村振兴和食品药品等民生领域、环境污染和破坏等生态环境领域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进综合执法和执法重心下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开放、动态、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和接受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实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

第三节加强法律实施监督

完善党对执法司法工作的领导监督机制,发挥好各级党委、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党组(党委)的主体作用,坚决排除各种非法干预。加强社会公众监督,加强当事人及其律师、群众、舆论监督制度建设,主动把执法司法活动依法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健全智能化管理监督机制,完善线上执法司法流程规则,优化节点监控、风险提示、瑕疵错误预警等智能监测功能,实现信息化全流程动态监管。树立全民法治信仰,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和司法救助体系,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夯实依法治市群众基础和基层基础。

第二章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凝聚共识共为。

第一节健全民主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完善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完善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责方式,健全直通车协商机制和协商成果采纳反馈机制。画好新时代统一战线最大最美同心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社联、侨联、残联、红十字会、计生协会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落实党管武装制度,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建好用好各县(市、区)民兵训练基地和兴国县国防教育城,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深入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决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提高外事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二节完善监督体系

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落实各级党组织监督责任,健全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保障党员监督权利。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督促落实巡视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纪检监察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健全派驻监督体制机制。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落实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


第十八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政府职责,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赣州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第一章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第一节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强党的领导经济社会工作制度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党的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使用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重落实、作风正的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