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重点领域信息>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情况>扩大投资促消费

在线检阅: 搜索

【扎实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赣州扎实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访问量:

  “2023年我市打造儿童友好试点单元77个,今年正在打造100个,同时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将30个儿童友好适儿化改造项目列入了市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年度投资1.02亿元……”近日,赣州市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了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情况。

  一年来,我市围绕打造革命老区儿童友好样板城市,以新长征再出发态势,上下“一盘棋”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强化举措保障,合力推进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儿童产业“六个友好”建设,高标准打造了一批儿童友好试点单元、重点项目,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有效提升了儿童和家庭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儿童友好”正成为赣州最具温度的城市名片之一。

  儿童友好政策更加精细。在不折不扣落实好现有系列儿童关爱保护政策举措基础上,以破解托育、教育、心理健康等领域难点堵点问题为抓手,市级层面配套出台《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赣州市儿童友好学校建设指引(试行)》《赣州市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护心工程”实施方案》等儿童友好相关政策文件,更加精细化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服务供给更有温度。以儿童和家庭需求为导向,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截至6月底,全市托位总数达4.09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52个。全市中小学开齐开足体美劳课程,优化“1+N”模式课后托管服务,评选市级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50所,201所中小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市中小学配备“卫生健康副校长”984名,落实“六个一”任务,学生健康素养持续提升。针对校园周边交通问题,通过优化改造校园路口、划定爱心斑马线、配建智慧接送系统等,护航儿童出行安全。

  儿童权利保障更有力度。开展赣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做好残疾儿童两项补贴发放工作,为0至15岁残疾少年儿童和孤独症少年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贴。用好儿童之家、家长学校、童心港湾等关爱阵地,发挥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爱心妈妈、童伴妈妈等队伍作用,结对帮扶4.43万余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整合“阳光驿站”“爱暖万家”等项目资源,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力量,开展心理疏导、关爱陪伴、亲子阅读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心有所慰、难有所帮。

  儿童成长空间更显品质。建立健全“1+8+N”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指引体系,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无障碍城市建设,融合式开发、嵌入式微改,推进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学校、医院、场馆、公园、商圈、企业等8类试点单元硬件改造提升与软件服务升级“两手抓”,为广大儿童创造安全、绿色、快乐的成长空间环境。通过精心打造,章贡区孟衙巷街区、赣州蓉江新区狮子岭社区、赣州城市中央公园、市妇幼保健院等试点单元已成为展示儿童友好理念和成果的重要窗口。

  儿童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深入推进“护苗行动”,成立“警翼护苗”中心、“护苗工作站”,重点打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守牢儿童安全防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全市公安派出所设立儿童维权站,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1811名,多部门合力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设立联合护学岗5326个,开展重点时段定点值守,发挥志愿者群防群治力量作用,对涉校警情做到快反快处。

  儿童产业发展更加多元。为适应儿童消费升级新趋势,立足于都、宁都、石城童装童鞋产业和南康家居产业优势,建立儿童产业项目库,推动企业融入儿童友好理念,优化产品设计,促进产业融合,打造有竞争力的儿童产业集群。依托全市红色文旅和乡村旅游产业禀赋,推出爱国主义教育研学线路19条,红色研学活动火热。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市中小学31.14万人次参加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并吸引全国各地儿童来赣州追寻红色印记。

  儿童友好特色更加鲜明。充分发挥我市红色资源优势,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把儿童友好融入红色教育中,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红色研学基地81个,创建省级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26所,市级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100所。健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推进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20条举措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推进儿童友好体教融合,以创建全国足球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在中小学校探索建立“1+3+N”(足球+跑、跳、投+其他)的体育育人模式,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记者温居林 实习生袁梦 肖嘉凯)

相关文章